要面子,還是要智慧?

要面子,還是要智慧?

Editors choice

文/許郁莉

在台灣,每年第4季是各大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檔期,誇張的排隊人潮及彼此間摩肩擦踵的盛況,足以帶來景氣正一片大好的錯覺;這應該也算是另類的台灣經濟奇蹟吧!

根據調查顯示,設於百貨公司1樓的美妝保養品專櫃,永遠是週年慶的業績領頭羊,其中的消費主力當然是女性顧客。有一家英國市場研究公司就曾在1年多前進行過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發現女性一生花費在購買化妝品及護膚品的金額約可達22萬餘美金,相當於在美國念4年大學的學費總額,而這還不包括進行美容療程或醫美手術的開銷。

或許有一部分是受到日韓劇及偶像男團大舉進軍台灣市場的影響,現代年輕男性也開始捨得在臉面上砸大錢了。相關業者嗅到此商機,不僅眾多知名廠商順勢推出標榜「男士專用」的產品,各大藥妝店內亦早就規劃了男性美妝護膚品專區,嚴陣以待。有些男性甚至比女性更懂得保養臉面,膚質好到令女性自嘆弗如。

上述現象,恰巧印證了俗語所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

除了十分重視外在的臉面,一般人可能更在意抽象的臉面,亦即所謂的「面子問題」。而且,維持並展現良好的外在臉面,受人誇讚,等於同時掙得一個好面子,真可謂一舉兩得。

儘管社會上流傳已久的說法是「女人愛臉,男人愛面子」,但事實卻是很少人能擺脫面子的束縛,活得自在灑脫,不論男女皆然。

在中國歷史上,西楚霸王項羽被史學家評價為一個愛面子的人,由項羽曾親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可見一斑。垓下之戰吞敗後,項羽本可選擇東渡烏江,回到故土江東,以謀東山再起,但他卻消極地對支持者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最後留下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在烏江畔自刎而死,當時年僅30歲。

曾有臨床心理學家提出一種稱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mdrome)的人格特質,據其研究顯示,高達7成的人在一生中都經歷過此種狀態,但卻不一定有自覺。具有此人格特質者害怕失敗,且缺乏自信,因此特別在意他人的看法,同時又恐懼未來可能發生自己形象崩壞的慘劇。「愛面子」的行為是其中一種合理的表現。

令人訝異的是,具有冒牌者症候群特質者,有不少比例是符合世俗所定義的「成功」人士,外人只能看到他們表面的輝煌燦爛,不了解他們內心莫名的恐懼陰影。由於生活中「面子害死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例子族繁不及備載,所以除了心理諮商之外,坊間也有許多書籍及心靈講座課程,教人如何擺脫愛面子的習性,只可惜效果很有限。

主要原因在於,上述方法大多屬於以改變意識層次的方式解決大腦所產生的問題,而意識根本是大腦的產物,也是煩惱之源,所以充其量只能治標。

心理學的蓬勃發展是近200多年來的事,而在人類進化史的研究上,這段期間屬於大腦宰制期,所以有些科學家認為心理學其實應該稱為「腦理學」。但是,正如知名的歐洲神經科學與社會聯絡網的創始人兼諮詢專家喬凡尼.弗契多(Giovanni Frazzetto)博士的著作所言:「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我的相對論被證明是正確的,德國人就會說我是德國人,法國佬會說我是一個世界公民。如果我的相對論被否定了,法國佬就會罵我德國鬼子,而德國人就會把我歸為猶太人。」

若有了「愛面子」這個罩門,自然會在意外界的眼光與看法,無奈嘴巴是長在他人臉上,非己力所能控制,但自己的心情若因此而隨之起伏,無法保持快樂自在,就非常不划算了。

因此,治本之道應走向「與心相應、依心而行」,亦即將行為的主控權交給心靈,而非大腦,練習達到「心腦合一」的境界,而禪定便是開啟「心腦合一」之門的鑰匙。

以心為主宰,才能甩開愛面子的包袱,歡喜快樂做自己,正如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說:「做你自己,其他人已經有人做了。」

許郁莉小檔案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化工系博士
經歷:冠亞智財專利商標事務所專利師
修行:1997年開始修行印心佛法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