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赤字時代來臨

人口赤字時代來臨

2020年是我國人口結構進入轉折的一年,此後,人口負成長時代來臨。未來50年,台灣將面對高速人口結構變化,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如果少子化問題未獲紓解,將來青壯人口勢必要承擔比現在沉重數倍的壓力,人口危機就在眼前!

文/張正昀

今(2020)年7月,有媒體報導,因受少子化影響,雲林、嘉義與台南等縣市109學年度國小新生入學有3所學校掛零,5所只有1名新生;如果繼續缺少新生,未來將會出現廢校困境。

除了少子化,我國同時也面臨人口老化危機,1993年老年人口(65歲以上)占全國人口7.1%,開始「高齡化社會」;2018年達14.6%,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推估,我國老年人口將在2025年突破20%占比,到達「超高齡社會」(註)。

(註)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若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7%以上,即進入高齡化社會;14%以上為高齡社會;20%以上則是超高齡社會。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作用下,我國人口正遭遇結構性變化,國發會預估,今年會提前進入粗死亡率高於粗出生率的人口「負」成長階段;如果趨勢不變,我國在2070年將僅剩1500萬人左右;換言之,未來50年,相當於有3座台北市人口的數量消失。

人口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也是構成基礎,今年出現的人口負成長是非常明顯的警訊,昭示我國人口結構將進入劇烈變化,不僅攸關競爭力與經濟發展,甚至影響國家生存與安全基礎,不容各界小覷。

3個不尋常 少子化啟動負成長時代

自從2010年,時任總統馬英九正式提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以來,加上各級學校新生銳減、年金改革等問題一一浮現,人口問題逐漸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2020總統大選期間,少子化與高齡化更一度成為選舉熱門話題。今年4月,蔡英文總統造訪桃園市幼兒園時,也公開喊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未來將提出全面政策規畫,減輕父母生兒育女的負擔。

無論是民間討論或政府呼籲,少子化與高齡化已經成為全民共識,然而這並未顯著促進人口問題的改善。國發會在今年8月公布最新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報告中指出,原本預計2年後才會出現的人口負成長,可能提前在今年到來。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灣人口呈現3個不尋常現象,第一是前6個月生育總量僅為7萬9760人,不但破了2010年同時期8萬2712人的紀錄,也創下1950年以來歷史新低。第二是上半年人口負成長將近2萬人,其中8795人是因為死亡多於出生。第三是遷出多於遷入的人口赤字達1萬503人,是2004年以來首次出現淨遷出,同時也是1996年飛彈危機以來,少數大幅遷徙負成長的狀況。

因此,從數量差距來看,今年要補足人口赤字造成的缺口應該有困難,幾乎可以確定今年將是人口負成長的一年。

根據這3個不尋常可以發現,新生兒銳減是我國人口負成長的關鍵因素。依據國際定義,如果要保持人口數量穩定,總生育率至少須維持在2.1人(育齡婦女一生所生子女數量)的「人口替代水準」以上。

我國自1984年開始低於人口替代水準後,生育率一路遞減,2003年更跌破1.3人,進入超低生育國家;近5年低迷到只在1.1人上下浮動,新生兒數量節節下滑,2019年僅達17.7萬餘新生兒。「今年是17萬的保衛戰」,薛承泰如此說道。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