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水爭地 從三峽大壩看台灣水資源

人與水爭地 從三峽大壩看台灣水資源

興建水壩常伴隨著不同的意見聲浪,一套大壩系統不僅左右民生及社會發展,緊扣環境生態議題,更與國土安全脣齒相依。今(2020)年7月,中國連日暴雨不斷,位於湖北宜昌市的葛洲壩緊急洩洪,引發洪患,潰堤假說瞬間引發熱議。到底興建水壩會帶來什麼樣的災害和危機?台灣又有哪些水資源問題?

文/蕭有涵
攝影/顏志倫

自古以來,河川便是孕育文明的根基,但隨著工業快速發展,河流的功用不再僅限於農業灌溉、航運或提供民生用水;透過水位差,更能進行發電、發展觀光。在人口急遽增長之下,居住土地不斷向水域延伸,因此水庫的興建成為必需;因為它猶如一道堅固的城牆,阻擋洪水的來襲,護衛著人民的安全。

世界各地的水壩多半緊鄰大都會區,以便能快速供應充足的水源;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試想,若桃園市的石門水庫潰壩,將會淹沒半個台北市;若新店區的翡翠水庫決堤,半個大台北就不見了;因此,水庫宛如城市頭上的定時炸彈,若不謹慎小心,後果不堪設想。

今(2020)年6月,世界各地豪雨成災,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地接連出現洪患,中國也因連日暴雨,造成26個省市近2000萬人受災、100多人死亡、失蹤,三峽大壩緊急拉起迅洪警報,傳言大壩產生變型、位移的論述漫天飛舞,再度引發潰堤之說,蔚為新聞焦點。到底三峽大壩開建以來,招致了哪些爭端?台灣水庫又存在什麼樣的危機?

三峽大壩 牽一髮而動全身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大壩,建築在總長6300公里的長江之上,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發電廠,也是全世界規模最浩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最初的設想,係出於國父孫中山先生於1919年提出的《建國方略》,但中途因財力、國力和多重技術困難而一度喊停,最終在1992年復工,並於2006年全部峻工,前後耗時近90年。

白帝城因大壩的興建,沒入水中,僅留下一座孤島

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一詩中形容,一日之內便可從重慶奉節搭船抵達湖北荊州,直白指出長江水流之湍急;但這座古城因大壩的興建,沒入水中,僅留下一座孤島。(圖片來源:www.youtube.com/watch?v=aHHZJyQEZ0k)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一詩中形容,早晨自白帝城(今重慶市奉節縣)出發,晚上便可到達江陵(今湖北省荊州);雖說詩句帶有幾分誇飾,但也從中窺見了長江千年來的水流湍急之象。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博士表示,在都市快速膨脹、人口暴增的今天,興建大壩成為當務之急,否則無法解決長江多年的滾滾大水,也勢必無法穩定下游城市的經濟發展。但將千萬人的生命懸繫於大壩之上,這項工程必須層層把關、滴水不漏,並且要做到一個炸彈打下來都不會潰壩,否則後果實在難以想像。

然而,三峽大壩總長2335公尺、高185公尺,總容量達393億立方公尺,蓄積了630億噸的水量,可謂是人類近代最浩大的工程之一,無論是克服地質結構、技術工程,或龐大的經費支出,對於中國都是極大挑戰。單就水壩結構體而言,李鴻源表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所有水利工程專家都值得去看的現代水利工程,但對於三峽大壩潰堤的假說,他認為絕不可能發生。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