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生下半場擬出好對策

為人生下半場擬出好對策

人的一生,隨著時間的積累,知識、能力、財富及人脈也會隨之提升;然而不少人在邁入中年後,卻因為擁有了一切而感到迷茫,甚至找不到人生方向。面對人生的下半場,我們該何去何從?

文/溫欣儒

人生會經過許多階段,每個階段所面臨的工作、情感、人際關係和生活問題都截然不同;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退休時間逼近,接受風險的觀念及意識往往也會愈趨保守,甚至當生理狀況逐漸退化,擔心自己何時需要旁人協助起居時,更不禁讓人深思:未來,我還可以做些什麼?

傳統社會觀念對幸福的定義是,有自己的家庭、小孩和事業,普遍認為只要努力、不讓父母失望、成為國家棟樑、對孩子負責、為養家勞累工作,就是一個好孩子、好伴侶、好父母;因此,每個人只要按照社會定義的脈絡來生活,應該就可以擁有美好圓滿的人生。

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所長、心理師李訓維表示,人生上半場的生活方式,一般都被社會核心價值安排得很妥當,例如大多數人都認為,有了家庭就可以很幸福,就能朝著組建家庭的方向前進;然而,當他們發現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幸福時,便會對過往那個忙碌的自己產生懷疑,不知道未來該如何前進。所以,「不如先問問自己什麼是幸福吧!」李訓維說。

重新定義人生下半場

老陳今年60歲,自退休以來,每天除了與報紙、電視遙控器、一張被坐得凹陷的沙發相伴外,唯一的生活樂趣就是和兒女通電話;但妻子的生活方式卻與他天壤之別,她每天早晨會到公園與一群朋友跳舞,中午到社區大學學習唱歌,晚上則到語言中心學英文,日子過得充實飽滿,偶爾也會約朋友外出逛街、喝下午茶,生活多彩多姿。

李訓維表示,人生下半場普遍存在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是消沉但安穩,二是積極又充實,分別如案例中的老陳與妻子。然而有趣的是,現今社會中,人生下半場過得消沉、安逸的,以男性居多;過得積極又充實的,多半為女性。

女性的人生下半場會比較積極,是因為她們一直以來,無論對父母、孩子、丈夫、婆婆或朋友,大多是處於付出的角色,所以在適應與轉換角色的能力上,會比男性來得快又好。當女性邁入中老年之際,人生上半場在人際關係上已經做得很圓滿,且不留遺憾,所以下半場就會變得灑脫,並且更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不少男性的人生角色只有兩個,一是賺錢,二是自己;從童年到成年,他們陪伴家人的時間相對比女性少,一般都是把時間花在工作、追求自我與事業成就上,因而忽略家人,與父母、伴侶和兒女的關係不親。

再加上退休以後,失去了工作上的仰賴,於是很自然便生出「似乎什麼都有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的感覺,不知道自己這一生在追求什麼,只好把接下來的生活目標放在如何與兒女及家人親近,就如前例中的老陳。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