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市場篇】老年生活應有尊嚴

【長照市場篇】老年生活應有尊嚴

日本長者幾乎都是自己照顧自己,生活態度主動積極;不像台灣長者大都坐在輪椅上,倚賴外傭照顧,無法自理生活。感覺上,日本老人過得比台灣老人要有尊嚴。對於失能或失智老人,最好直接送到機構接受專業照顧,一般家庭應讓長輩了解並重視如何預防老化及自理生活能力的養成。

文/謝明媛
攝影/張紫玲
圖片提供/健樂福生活事業公司

位於台北國泰醫院巷道旁的「耆妙屋—熟年生活奇妙好物」,是一家與眾不同的老人專用商品店,它不像一般傳統輔具店把展售品擺在門口一字排開,而是透過一整片落地玻璃,讓經過的人可以清楚地將店內陳設一覽無遺。這種充滿生氣的明亮感不禁讓人覺得,原來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如此朝氣蓬勃。

該店負責人、也是健樂福生活事業公司總經理楊恆碩,是一位充滿理想、願為銀髮市場盡一分心力的年輕人。他曾到日本參觀熟齡照護用品展,除了見識到許多專為年長者設計的用品外,更令他訝異的是,那些前來參觀的日本長者雖然銀髮蒼蒼、步履遲緩,但他們臉上的神情卻是一派輕鬆自在,就像在逛百貨公司一般。

「我當時心想:真希望台灣的長者也能像他們一樣,可以不必坐輪椅,自己走出來,讓灰白的世界變成閃亮的銀色人生,那該有多好?」這是讓楊恆碩萌生創業的原因。

台日長者生活大不同

日本是全球高齡化社會最嚴重的國家,從2000年起,日本政府就開始推動介護保險制度(日文「介護」即「照護」之意),10餘年來,不僅讓日本長者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同時也培養出他們主動積極的生活態度;不像台灣,很多老人都要倚賴外傭照顧,無法自理生活,而且被社會視為弱者。「感覺上,日本老人過得比較有尊嚴。」楊恆碩感慨地表示。

因此,他決定參考日本經驗,在台灣開設專賣店,提供銀髮族需要的各項器具。不過,他強調他們賣的不是失能者輔具,而是將日本老人可以自理生活的習慣複製到台灣,也就是「預防老化」。

長者如何養成自理能力?可適時選擇適當輔具

長者如何養成自理能力?可適時選擇適當輔具,延後被人照顧的時間點。一般使用順序依次是:拐杖、助行車、助行器,最後才是輪椅。

他舉拐杖為例,一般台灣長者都很排斥使用,認為那是「老」的象徵,代表自己已經沒有社會價值。「可是如果想讓自己有自理能力,就要適時選擇適當的輔具來幫助自己,延後被人照顧的時間點。」楊恆碩說,「如果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才使用,往往都已錯過最好的時機。」

他更進一步表示,依老化的程度來看,一開始所需要的輔具是拐杖,然後是助行車,再來是助行器,最後才是輪椅。「可是台灣老人常常連拐杖都沒用,就直接跳到輪椅。而一旦坐上輪椅,勢必就要依賴他人照顧,無法自理生活,這樣的生活怎麼會有尊嚴呢?這是台日兩地最大的差異。」楊恆碩無奈地說。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