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述 /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一般人都以為,唸很多佛經、背很多經典,就是在修行;或是對佛經的研究很深、經文可以倒背如流,就是修得很高;其實還不如每天過得很自在、很法喜。如果能夠這樣,就是一尊「歡喜菩薩」。
修行,首先要從身體和心理做起,也就是要「身心一致、達到平衡」。什麼是身心不平衡?舉例來說,每個人都不希望生病,都想去旅遊或觀光;但有些人因為身體不能太勞累,或是有某些病痛而不能去,這就是典型的身心不平衡-因為身體有病,不能與「想去旅遊、觀光」的想法一致。
當然,有些病痛是屬於習慣性的,比方像吸毒者,當他們冷靜的時候,並不想要吸毒,而是因為生理成癮的需求才去吸毒的;這也是一種身心不平衡的例子。其實這些人都很清楚吸毒的下場是什麼,只是因為一時的迷惑而上癮,導致身心無法自主,造成很大的傷害。
另外在生活上,誰都不希望自己與他人發生不愉快;但如果身體不舒服,或是心情鬱悶時,往往很容易就因為別人一兩句不順心的話而情緒失控,甚至衝突;這其實也是一種「身心不平衡」的表現。我們修行,就是要讓身心平衡,要修正這些行為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