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巴斷交的後續效應 別再發言刺激中國 撤館談判應考量國家最大利益

台巴斷交的後續效應 別再發言刺激中國 撤館談判應考量國家最大利益

文、圖片提供/楊建平博士(致理科技大學拉丁美洲經貿研究中心研究員)

繼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後,台巴斷交可說是中國緊縮台灣外交空間的又一出擊,由於巴拿馬是我國僅存21個友邦中,最有分量的邦交國,等於給予蔡政府高唱的「踏實外交」一記重拳。

台巴斷交後,會否引發斷交骨牌效應?台灣已明顯感覺到,與拉美諸邦交國之間脆弱的外交關係,似乎隨時都將崩盤。究竟台灣與拉美邦交國之間,存在哪些外交危機困境?台灣該如何因應與巴拿馬斷交後的外交情勢發展?政府應審慎思考後續外交策略的運用。

 【影響層面1】
台巴斷交,勢必影響台灣與拉美十餘邦交國脆弱的外交關係發展,原因大致上可從3個層面探討

中國因素:拉美國家對與中國大陸發展政經關係產生憧憬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大陸經濟持續快速成長,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及第3大國外直接投資來源地,也是僅次於美國的拉丁美洲第2大貿易夥伴;而隨著中拉貿易快速成長,中國大陸早已躍升為拉美地區主要投資來源國。

台灣在拉美地區的10個邦交國,受中國大陸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大幅上升影響,對與中國大陸發展關係產生憧憬,希望能從兩岸之間的矛盾縫隙中,牟取更大利益。

「一個中國」原則,被中國視為國家的「核心利益」,而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有11國(不含巴拿馬)為中國的「未建交國」,在數量上,占拉丁美洲地區33國總數三分之一,並超過世界21個非中國邦交國的半數。

中國大陸外交部在2008年及2016年兩度發布「中國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白皮書,強調「中國願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與拉美各國建立和發展國家關係」,很明顯已將中拉關係提升至外交戰略高度。

2014年「中拉論壇(China-CELAC Forum)」成立,2015年元月,「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级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大陸與拉丁美洲關係發展進入新階段,中拉關係進入戰略轉型期。我拉美當時12邦交國中之9國政府高層官員與會,其中包括巴拉圭與瓜地馬拉外交部長、宏都拉斯外交部代理部長,薩爾瓦多、多明尼加及巴拿馬外交部次長,尼加拉瓜駐聯合國代表、海地國務委員等。

2016年全球十大經濟體

美國因素:拉丁美洲、美國、中國相互間關係發生轉變

拉丁美洲地理位置與美國相鄰,特別是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除因地緣因素與美國本土安全關係密切外,並在美國有眾多移民。美國總統門羅(James Monroe)於1823年提出「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排除外國勢力進入拉丁美洲。

而拉丁美洲與中國則地理位置相距遙遠、文化差異性大,關係並不密切;長期以來,中共基本上將拉丁美洲視為美國「後院」,屬於美國勢力範圍區域。

進入21世紀後,拉丁美洲、美國、中國相互間關係產生極大轉變。在拉丁美洲與美國關係方面,隨著21世紀初期,美國全球戰略重心轉向「反恐」,較無暇顧及拉丁美洲;美國對傳統勢力範圍影響力下降,導致輿論出現如「華盛頓正失去拉丁美洲嗎?」的論點。

而川普總統就任後,實行在美國與墨西哥間數千公里的反偷渡高牆,遣返拉美非法移民等措施之際,中國大陸卻在拉美國家加強修建公路、水庫等基礎建設,對拉美投注大量援助計畫;此一「美國築牆,中國建橋」的反差印象,讓中國在拉美地區影響力更加強化。

在此消彼漲的態勢下,中國與拉美關係超出預期快速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及主要外資來源國;中拉關係快速發展,吸引全球目光,成為國際關係領域研究新議題。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