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升遷不是自己 是懊惱?鬱卒?憤懣?還是隨緣自在!

當升遷不是自己 是懊惱?鬱卒?憤懣?還是隨緣自在!

Editors choice
佛法並不深,成佛也不難,修行要從小地方開始,佛法就在眾生自身裡面,自己要去發掘、去圓滿。~悟覺妙天禪師

文/鄧鎮銘

最近聽一位禪修的朋友談起,他在工作崗位上的年資已達升遷標準,正好部門裡有一個主管缺額,正等待遞補,公司裡共有3位同等資歷的人參加角逐。然而人事命令公布的結果,卻是另一位同事中選,他心中百般無奈,為何自己總是被人高高抬起,又重重摔下?他感覺人世間的無常,心情相當鬱卒。

不過,他內心轉折了一番後,心想:自己修行也有一段時間,上師告訴他不要執著,「我執、法執」都是障礙,要空掉。於是他反過來想,這個職位雖然可以讓自己升官加薪,但因為是業務單位,需要長袖善舞,酬酢往來,是個敏感的職位,與自己的個性相去甚遠,也許升上去反而會不快樂,而工作只是在服務群眾,不論何種職位都可以發揮。想到這裡,心情算是得到些微紓解。

我們的心經常帶領我們,時而進入歡愉,時而跌入悲情,起落之間繫於一個心念,心有執著則易為煩惱繫縛;心無罣礙則解脫自在。「喜、怒、哀、樂」全是一心操控。這位朋友因為修行而調整了自己的心念,反而化解心中諸多不平,讓自己超越,不被情緒束縛。然而,若是一般人也許不會如此。

一般人甚至會盤算如何與人爭鬥、如何逢迎主管,會運用各種手腕去奪得升遷機會。因為人們大都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工作只是要填飽三餐,絕大多數的人只知道讓色身安逸,卻忘了要安頓自己的靈性。

智破無明 清淨持戒

但禪行者不同,禪的智慧會讓人當下扭轉心念,妙轉法輪,會讓心保持清淨,藉著生活中的事件磨練自己,並從中學習智慧。

人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機遇,無預警地偶爾出現在生命旅程的十字路口,成功與否還得靠一些運勢。然而機會有沒有選擇你,也許並不重要,這顆心放不放得下,才是人生智慧。

人生之路

人生之路曲折難料,何必太過計較,階段性的不如意,正如來來去去的浮雲,不必太在意。

放下,其實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不管他」、「隨緣就好」,以為這就是「空」;殊不知這只是一種頑空,並不究竟。持這種心態的人,表面上好像一付蠻不在乎的灑脫姿態,但內心卻衝擊得厲害。這樣的心其實仍然五味雜陳,忐忑不安,因為還是放不下。

相反地,我們應該要更力求表現,積極爭取,用進取的精神去證明自己的工作實力,贏得這個機會,這才是對工作崗位應有的強烈責任感和企圖心的表現。即使最後並未能如願地雀屏中選,但已盡力了,問心無愧就好,努力過後便要無住於心,一切放下自在,當下徹底擺脫這些因不順遂而產生的心理壓力。

人生之路曲折難料,何必太過計較,階段性的不如意,正如來來去去的浮雲,不必太在意。身為一名禪行者,一定要比一般人更有智慧,內心要經常保持清淨,心中不要讓這些殘留的意識雜質有停留的空間。

外息諸緣 淨明心地

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就是警示世人在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俗務時,要敏銳地觀察自己的內心,五毒(貪瞋癡慢疑)是否仍然存在,要隨時熄滅這些無明火苗。外面的緣,緣起緣滅,來去隨他,要想得通、放得下,不要留在心上,這樣一點一滴,修行就在生活之中。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習隨時藉著環境的更迭機會來觀察自己心靈的轉折,這是將佛法運用在生活當中,內修自證的最好時機。因為世事無常,我們的心若不定位於清淨,就容易受外境所轉。如何適當地轉化意識上的負面情緒,而不被外境牽引?這是每個人必須時時留意的課題。

有一位媽媽,面對她的3歲兒子因好動而把家裡的一尊財神爺塑像打破,她大動肝火地抓起兒子的小手正要打下去時,兒子一臉驚恐的表情,反而讓她瞬間閃過一個念頭:「他不過只是個3歲小娃兒,什麼也不懂,怒罵責打只會讓他喪失自尊,同時也搞得自己心情大壞,對於改變現狀沒有任何正面意義。」於是她收回雙手,輕聲對兒子說:「你看,頭斷了是不是?好可憐喔!我們幫他把頭黏回去好不好?」兒子立刻破涕為笑,媽媽的心情也平靜了下來。

換一種方式處理,不僅可以化解對立,同時也可以轉變心境。從生活中的小節做起,先轉動自己的心,將來才能妙轉法輪,度化眾生的心。悟覺妙天禪師曾經開示,佛法並不深,成佛也不難,修行就是要從小地方做起,就像恆河沙一樣細微的開始,都是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印心佛法是非常實用的佛法,自己時常自我檢討,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眾生身心裡面,自己要去發掘、去圓滿。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