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館怎麼滅?】全台蚊子館猖獗 錯誤蚊子政策是元兇

【蚊子館怎麼滅?】全台蚊子館猖獗 錯誤蚊子政策是元兇

李鴻源悲觀認為,台灣的蚊子館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錯誤的「蚊子政策」是最大元兇,這同時牽涉國家政策藍圖規劃,各部會間的溝通,以及地方首長的施政藍圖整合,唯有破除「硬體建設才是政績」的迷思,才可能有一線曙光。

文/高毓霠
攝影/張紫玲

在台灣,蚊子館林立,其閒置因素錯綜複雜、互相牽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姚瑞中,在其《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中歸納出,像是政治人物亂開競選支票、綁樁文化、中央與地方政府決策不當且好大喜功、預估使用率過於樂觀、規劃設計不當或不符民眾使用需求、設施地處偏僻且交通不便,以及後續興建、修復或營運經費不足等因素所造成,導致設施完成後使用率偏低或完全閒置。這種因為政治、選舉、擴大內需或試圖拉近城鄉差距所興建的「蚊子館」遍布全國,至今更是方興未艾。

近年「園區」概念興起,也成為各縣市首長候選人拚選票的關鍵,光是2014年的一場九合一選舉,全台候選人就喊出了106 座新園區。以科學園區來說,全台面積將近4,700公頃,其中有超過1,000公頃,將近1 / 4 還在開發中或等待開發,而每到選舉,這樣的「園區」又成為候選人加碼的政見支票。但是,台灣真有這麼多需求嗎?

這些蚊子館所造成的財政黑洞,不僅浪費國家資源、同時也拖垮中央財政,國債高築,對於政府施政效能形象,更有著巨大斲傷。

透過曾任內政部部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的李鴻源博士專訪,深入剖析台灣蚊子館猖獗的根本癥結,以及台灣在蚊子政策影響下必須承受的苦果與危機。

蚊子館僅是病癥 形癥結源於錯誤政策

一般民眾看到的是有形的蚊子館,但除了一棟棟看得見的「有形蚊子館」,還有更多「無形蚊子館」沒人管,李鴻源嚴正地強調,「整個國土都在養蚊子」。

李鴻源比喻,蚊子館現象就像皮膚起疹子,政府僅視它為皮膚病,猛塗藥膏,但是疹子只是病癥,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肝臟
解毒功能出問題,才會反應在皮膚表面上,沒有對症下藥的結果,當然是不見成效。

「處理蚊子館不能只看檯面上的建築物,更應從內政問題全面檢討。」他說。

他直指,這些無形蚊子館是政策錯誤、部會不協調、地方好大喜功的產物,癥結點在於國家建設缺乏上位計畫、國家戰略計畫和指導原則,也沒有將各城市特性定位出來,以致沒將錢花在刀口上而盲目投資。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