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10+6」自貿談判即將達成協議 台灣會被RCEP邊緣化嗎?政府的對策呢?

「東協10+6」自貿談判即將達成協議 台灣會被RCEP邊緣化嗎?政府的對策呢?

經濟動能與台灣相似的日本、韓國,加入RCEP之後,因享有關稅優勢,在競爭條件失衡的環境下,台灣客戶可能琵琶別抱,台灣將直接面臨「貿易轉移」的嚴峻挑戰,台灣企業怎麼辦?

文/鄧鎮銘、謝明媛
攝影/顏志倫

甫於今(2019)年6月落幕的東協峰會,本(11)月又將啟動,而此次的亞太區域領導人峰會,各國承諾將朝達成協議方向努力,並在明年完成簽署。合理預期,亞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有可能在未來兩年生效。

當中、日、韓、紐、澳、印度6國,與東協10國即將完成整合,成為可與美國抗衡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可能被迫靠邊站的台灣,該如何突破被邊緣化的困境?

尤其與台灣產品、技術、貿易等經濟動能結構極為相似的韓國、日本,加入RCEP之後,因享有關稅優勢,在競爭條件失衡的環境下,台灣客戶可能琵琶別抱,台灣將直接面臨「貿易轉移」的嚴峻挑戰,台灣企業怎麼辦?

RCEP東協10+6會員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與貿易總量占全球32.3%,GDP總產值有27兆美元,其中中國占14兆美元,其他15國占13兆美元,而全亞太地區35億人口占全球人口將近一半,RCEP將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區域經濟實體,市場潛力絕不容小覷。對台灣而言,RCEP占台灣貿易總量59%,占台灣對外投資65%,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台灣目前尚未被亞太區域政經夥伴協定邊緣化,應該在第二回合積極爭取加入。現階段應優化產業,加強產業競爭力,並輔導產業轉型,以避免未來區域經貿關稅的衝擊。

RCEP成立 僅剩中印之間關稅談判

台灣在參與全球經濟區域整合上,不論是RCEP或CPTPP,其實一直都是採取積極的態度,包括馬政府和蔡政府,都做了努力。RCEP第一輪是16個會員國的協商成立,過去9年多,RCEP已經進行了超過20多次的協商,大部分內容都已談完,目前主要問題是卡在印度對中國大陸的擔心。

中國與印度的問題在於,大陸本是印度最主要進口國與最大的赤字來源,若再對大陸降稅,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大陸產品進入印度,造成內部問題。

目前16個會員國之間,大都已完成9成以上商品的關稅協議,唯獨印度與中國之間僅完成了74%(中國希望至少可以達到80%);最近印度終於鬆口,願意分年調降8成大陸產品的進口關稅。在印度同意之後,RCEP應該很快便可完成協商。

大致上從現在起,RCEP的正式成立應該仍有3個階段要完成,今年11月進行的最後協商是第一階段;協商完成後,明年將進行各國簽署是第2階段;簽署完成後,RCEP訂定正式生效日則是最後階段。所以RCEP可能的成立日期會在2021年之後。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指出,台灣現階段還不能被比喻為「被RCEP排除在外」或「被亞太區域經貿邊緣化」;因為RCEP仍在談判階段,台灣也還沒有正式表達加入意願。RCEP在16國完成簽署並正式成立後,才開始開放新會員的申請。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