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嵩山社區復耕百年石砌梯田 生產千歲米

石門嵩山社區復耕百年石砌梯田 生產千歲米

文/陳羿緻
攝影/簡侑俊
圖片提供/嵩山社區發展協會

看到新北市石門地區的梯田空拍圖時,美得讓人不禁「哇」地發出一聲讚歎,沒想到在北海岸一帶,除了廣為人知的富貴角、白沙灣和綠石槽等沿海景觀,再往山上的方向走,竟還有如此讓人驚豔的山林秘境,層層蜿蜒的田間線條,勾勒出壯觀的梯田地景,那是來自石門嵩山社區的百年石砌梯田風光。

嵩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綸表示,這樣的風景曾一度瀕臨消失,由於農村人口外流及老農年紀漸長,山上社區原有的許多梯田已廢耕了30多年,但他和當地許多農民都對家鄉的土地懷有濃厚情感,看著荒蕪廢棄的農地,內心湧出強烈的失落感。

他們期盼農村還有再生的機會,恢復成小時候的環境與生態,擔心若讓一畝畝的農地繼續荒廢,將來下一代回鄉,恐怕再也看不到往昔美好的樣貌,同時也憂心社區會愈來愈蕭條沒落。

農村再生 復耕百年水梯田

所以從2010年開始,社區就積極提案,參與水保署的「農村再生計畫」,經過4年培根計畫,取得居民高度共識,2014年嵩山社區正式成為農村再生社區,開始致力復耕水梯田。

現今60多歲的王綸笑說,當時他算是團隊中年輕一輩的「青農」,因為最初參加培根計畫的長輩中、有13、4位都是超過70歲的資深農民,所以後來他們社區生產的稻米就特別命名為「千歲米」。

「位於石門區尖山湖附近的嵩山梯田,是全台唯一用陽明山火山岩砌成的百年石砌梯田。」王綸說,在300多年前,大約明末清初時期,當地先民開墾農地,就以三角鼎立法來堆砌田埂的邊坡石墻,形成今日特殊的石砌梯田地景,讓人在欣賞眼前美麗的風景之餘,看著一塊塊岩石堆疊砌成的坡坎,更能體會先民胼手胝足開墾土地的刻苦精神,因為前人辛勞的努力,才留下這片美麗的梯田。

在社區發展協會的致力推動下,目前復耕的梯田土地面積大約有20公頃,主要作物分為3大項目,占地最廣的是產出「千歲米」的水梯田,另外還有生產苦茶油的茶園,以及種植藥用植物大薊的農園。

執行復耕計畫10多年來,嵩山社區不僅重新綻放了農村特有的活力,也創造了年輕人回鄉的契機。更重要的是,透過邀請年輕人回來協助社區對外舉辦的各種活動,不但可以讓他們更認同自己生長的地方,以家鄉為榮,還能和土地產生連結。

目前嵩山社區就有3位45歲以下的青農在返鄉後,一方面照顧家中長輩,同時也接手父執輩的農務工作,其中一位更成為協會關懷據點的志工,固定協助據點的長輩共餐活動,幫忙照顧長輩。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