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DRGs不能輕忽的就醫權益】你不可不知的健保DRGs

【健保DRGs不能輕忽的就醫權益】你不可不知的健保DRGs

健保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診斷關聯群)雖已經過兩階段實施,但仍有不少民眾還不清楚什麼是健保DRGs…。
為抑制醫療浪費、提升醫療品質而推動的這個制度,對民眾的醫療權益有著不小的影響。但一個政策必有其優劣,針對它所產生的副作用,有哪些配套措施能彌補改善?DRGs上路後,又面臨哪些挑戰?

文、攝影/高毓霠

過去健保常被詬病虧損,其中包括費用低廉,民眾浪費;實支實付,藥價黑洞等問題都脫不了關係。因此,中央健康保險署提出兩項改革,一是推行二代健保期以開源;另一方面則是透過DRGs診斷關聯群來節流。

自2010年起,健保署為了進一步合理化醫療費用,實施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診斷關聯群),但這個影響每個人就醫權益的制度,兩階段實施推行5年來,似乎還未被大眾所熟知,且社會上也存有反彈聲浪。

2016年DRGs全面上路,從401項增至1062項, 全台1年住院相關費用包括眼、耳鼻喉、消化、肝膽胰臟、內分泌等科有6成涵蓋DRGs之下,影響220 萬人次。到底什麼是DRGs,它對民眾就醫帶來哪些改善,面對它存在的缺陷,又可以如何解決呢?

何謂「DRGs」

DRGs診斷關聯群制度, 最早是由耶魯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的兩位學者John Thompson 與Robert Fetter 在1968~1973年期間所發明。其旨主要是為滿足4種需求,分別為管理醫院成本、衡量醫療的品質、規劃區域醫療、研究醫院經營模式與臨床服務的關係。

健保署表示,DRGs為一種住院支付制度,是將醫師診斷為同一類疾病、採取類似治療的疾病分在同一群組,再依病人的年齡、性別、有無合併症或併發症、出院狀況等再細分組,從而將每個病人的狀況分類到一個DRG的疾病代碼。舉例來說,一般成人盲腸切除為一DRG,但若病患有嚴重的合併症,如年紀太大、糖尿病及過度肥胖症狀,則治療耗用資源不同,會歸為另一DRG。

再者,將同分組的疾病組合依過去醫界提供服務之數據作為基礎,以計算出健保局應支付各類疾病之金額,從過去單向論量的個別支付,改為內含手術處置、治療與住院費用的「包裹式支付」。

DRGs改革所帶來的3大效益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DRGs在國外實施已超過20年,包含美國、澳洲、德國、加拿大、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法國、挪威、瑞典、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十幾個國家都實施DRGs。其目的在加強醫療專業的臨床路徑與品質,避免醫療因論量計酬下,容易有醫療不當使用或浪費的情形,並且鼓勵醫療院所在一定額度之內,顧及病患醫療品質及費用的最大效益化。

效益1 減少醫療浪費 整合醫療標準流程

過去總額制度下的支付方式以論量計酬為主,主要是依醫療服務項目實報實銷,較易誘使醫院增加呈報項目,造成醫療資源過度使用,藥費及總額不斷的成長,但病患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醫療照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就表示,以往論量支付制度,可能出現病人治療得愈差,但醫院卻能獲愈多給付情況。

而DRGs的實施就是期以論病計酬,以同種疾病只有單一給付金額,來取代過去做愈多賺愈多,卻不見得符合病人真正需求的論量計酬制度,藉此讓相對成熟的醫療處置與照護流程標準化,讓醫院建立適當的管理機制,更有效控管成本,減少不必要醫療處置與成本,並以病人為中心,藉由建立完善的臨床路徑,讓病人得到更好、更有療效的照護品質。

當醫院因為盡力照護,有效率提供醫療服務、減少不必要手術、用藥及檢查時,醫院就可以減少醫療成本並增加收入;反之,若醫院以多提供服務多賺,或因醫療疏忽、管理不當,以致延長病患住院日數或產生不良後遺症,醫療成本相對增加,醫院收入也相對會減少。

效益2 減少苦等病床與院內感染之苦

過往醫療民怨之首,就是「等病床」,透過此制度,能縮短住院日數,提升住院病床的周轉效率,相對減少因為一床難求而無法住院的人球或住院等待時間。

再者,透過臨床路徑的規劃,使病患獲得對於自己而言最佳的治療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檢查與用藥,進而達到提升醫療品質及療效的目的。加上因住院日數的限制,可以促使醫生於合理天數內盡早結束治療外,也能避免在院內感染的風險。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