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裡的輪迴與儀式感

生活裡的輪迴與儀式感

文╱謝璦竹

剛過去的5月是母親的月份,不知道大家是怎麼幫母親過節的呢?是吃一頓大餐?送一個精緻的禮物?一趟小旅行?還是送一個紅包?

說到節日,最流行的說法是「儀式感」。為生活創造儀式感,最好的時機就是節日。

回想童年,生活就是由一個接一個的假日所組成,過年、元宵、端午、中秋、聖誕、新年、除夕;初春有寒假,夏天有暑假。

長大以後,要過的節日變成情人節、聖誕節,以及生日。結婚以後,節日又少了些,可能剩下了母親節和父親節。結婚紀念日?那恐怕不一定過了。

節日一直都有,但過節的心情卻不一定有,這就是生活:一種消磨。

為了對抗生活的消磨,我們發明了儀式感,彷彿是宣戰一樣,我們要把人生的特殊時刻標記起來,於是送給自己許多禮物。

就像宗教有儀軌,我們也要給生活一點儀式感。

然而,儀式感不等於儀式,儀式也不一定能帶來儀式感。特意買的禮物在許多年以後已經找不到,拍的許多照片來不及洗出來,一起出去吃飯旅行也可能吵架收場。

其實,儀式感來自文化的凝鍊,給生活賦予意義,才會有記憶點,而最後記憶融入生命,形塑了我們。一個幸福的人,就有幸福的樣子,一個不幸福的人,也會有不幸福的樣子,很難騙過人。

幸福方程式 把生活過得清楚明白

而文化沉澱自無數人際相處的默契,於是我們都能從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因為幸福已經成為一種方程式,只要輸入,就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最近在網路上有一類系列照片被大量轉貼,感動了很多人;一對父(母)女(子)每年都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姿勢拍一張照片,一直到孩子長大,父母變老。

或許,儀式感來自可預期的幸福,不是因為一定很幸福,而是因為一定有你在。儘管,歲月風風雨雨,親情卻像一首合奏曲,風吹不倒,雨澆不熄,只要我們不放棄。

兩性與婚姻諮商專家黃越綏很重視家庭文化,她認為家庭文化包括起床要道早安,說話要記得「請、謝謝、對不起」。她舉例說,當年她嫁入菲律賓華僑豪門,家裡有保母管家,但她要求小孩對保母管家說話一定要有禮貌,如果忘記說請、謝謝、對不起,保母管家就會要求孩子說,要是孩子不說,就來告訴她。她說,保母管家也是別人的兒女,不可任意差遣。

孩子回家,一定會擁抱。平日不准看電視,八點半要上床,九點要熄燈,禮拜六隨便看電視,但到禮拜天下午就要準備收心。後來,黃越綏3個小孩都考上第一志願菲律賓大學。

黃越綏說,家庭文化與教養的關鍵不在於成就大不大,而在於教會他們獨立,為自己負責。這樣,父母就不會擔心孩子了。「跟團去旅遊算什麼獨立」,她說。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