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覺察力 自我教練第一步

培養覺察力 自我教練第一步

文/謝璦竹

人生中難免低潮,需要有人為我們打打氣;但等別人幫我們打氣,有時緩不濟急,不如自己幫自己打氣,這時候,你需要為自己做教練。

在運動場上,再厲害的選手,還是需要教練;在人生中,再成功的勝利組,同樣需要教練。這位教練不是別人,就是自己。

教練的英文是coaching,這個字源自英文字的coach,即為馬車。傑作國際專業教練有限公司創辦人、國際教練聯盟(ICF) 認證教練陳世明說,教練是讓我們到達目的地的交通工具,因此教練並不會給我們指導,而只是與我們對話,透過對話,讓我們找到自己的目標與行動方案,並一路陪伴我們,直到抵達目標。

陳世明說,他原本的人生規劃是要在父親創辦的公司工作,因此大學念的是機械,但他並不適合這個專業,一直念得很不開心,後來選修了很多外系的課,發覺自己更適合讀企業管理,父親認為經營企業需要企業管理專才,便欣然同意。

然而,企業管理仍然不是陳世明的人生使命,在追尋自己人生使命的過程中,陳世明接觸許多靜心相關的學派,包括奧修(Osho)與麥可•羅區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等大師,體會到他的人生使命是助人,於是踏上「教練」這條路,而在學習教練的過程中,他也學會了自我教練,最後並投入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門下修禪。

「教練並不一定需要深入了解對方的問題與所有的脈絡,相反地,你要保持一種中性,或是佛教所稱的空性,因為問題本身並不是問題,而是因為我們被困在特定的觀點裡。」陳世明說。

這個觀點通常是因為過去的經驗,或是別人加諸我們的一種刻板印象,「你就是懶」、「你怎麼那麼笨」,「你這個人就是粗心大意」等等,久而久之,我們把自己困住了。因此教練是一種改變視角的行動。

傑作國際專業教練創辦人陳世明

為繼承家業,傑作國際專業教練創辦人陳世明本來主修機械與企管,但最終發覺「教練」才是他的人生使命。

改變視角的行動

麥可•羅區格西在其著作《當和尚遇見鑽石》一書中,很生動地用一支筆來描述僵固的觀點是如何欺騙了我們。

當我們看到一支筆的時候,便認定這是一支筆,但若把這支筆放到一隻狗面前,狗不會把它當作筆,而可能單純當作一根小棍子,並玩耍起來。由此可知,一個物品是什麼,取決於使用者怎麼看。

禪宗開悟首重離相。《金剛經》開示:「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為透徹開悟《金剛經》的開示,麥可•羅區格西接著提問,若把這支筆放在關著的房間裡,那這支筆存在嗎?這時很多人或許會回答,「不存在」。

於是,麥可•羅區格西拿起筆,用筆在這個人臉上畫畫,再問他:「這支筆不存在,可怎麼能把你的臉畫花呢?」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