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還是要智慧?
若有了「愛面子」這個罩門,自然會在意外界的眼光與看法,無奈嘴巴是長在他人臉上,非己力所能控制,但自己的心情若因此而隨之起伏,無法保持快樂自在,就非常不划算了。
做一個關心政治、為民謀福的禪行菩薩
雖然外界或宗教界對於修行人關心或參與政治,常投以異樣不解的眼光,但個人以為,對於有能力及願力的禪行者,更應鼓勵其參政、從政,因為汙濁的政治圈就是最好的修練道場。若將透過禪修所得到的智慧,運用於造福人群,並能做到時時「出汙泥而不染」,那就等同是一尊在世的大菩薩。
你的上師、神父或牧師 有告訴你這秘密嗎?
宗教之所以不同於儒家思想,是因為肩負引導人們靈性回歸天堂、佛國的責任,如何回歸天國、佛國?這不僅僅是「唸唸經、作早晚課,或是上教堂做禮拜、向天主禱告」這些表相上的修為可以達到
中元節創意廣告外一章
真正的超度與祭品種類多寡、水陸法會的形式或規模、持咒唸經次數無關;能超度靈性至淨土的法師,本身須一切清淨,同時還要具備與佛陀或上帝同等的證量,才能提供亡靈所需要的資糧──聖光。
當生命走到盡頭 懂得為家人保險 不知為靈性安排
修行也一樣,不要覺得那是死後的事情,其實修行就是一種未雨綢繆,在為靈性作保險;萬一哪一天,你忽然死了,靈性要到哪裡去呢?如果沒有事先作好準備,那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