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

典型的「三季人」,不知道父母的辛苦,不知道下屬的需求,不能與長官同步,甚至也不知道公司的目標,整個人生都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

Read more
吃素是修行戒律?心素更重要

吃素是修行戒律?心素更重要

吃素與否應該隨緣,不要為了吃素而心生煩惱,因為真正的素是「心素」。有些人雖然吃葷,心裡卻是素淨的,像濟公禪師,嘴裡吃葷,但心卻非常清淨。

Read more
別被僵固價值觀影響判斷

別被僵固價值觀影響判斷

僵固價值觀實為一種意識上的障礙,相當於我執、法執,是人類痛苦煩惱之因,也是修行人最大的敵人。

Read more
外圓內方,換個角度說話吧!

外圓內方,換個角度說話吧!

所謂外圓內方就是心裡規矩,不踰越;但是與人對待就要有彈性,不要直性子,直來直往,要圓融處事。

Read more
超越意識時空的真我

超越意識時空的真我

「認識自己」不僅是先聖先賢的智慧珠璣,也是現代很勵志的話語,有不少人將其視為心靈雞湯。對於與自己朝夕相處且形影不離的自己而言,我們理應最為熟悉,然而事實卻完全相反。

Read more
要面子,還是要智慧?

要面子,還是要智慧?

若有了「愛面子」這個罩門,自然會在意外界的眼光與看法,無奈嘴巴是長在他人臉上,非己力所能控制,但自己的心情若因此而隨之起伏,無法保持快樂自在,就非常不划算了。

Read more
做一個關心政治、為民謀福的禪行菩薩

做一個關心政治、為民謀福的禪行菩薩

雖然外界或宗教界對於修行人關心或參與政治,常投以異樣不解的眼光,但個人以為,對於有能力及願力的禪行者,更應鼓勵其參政、從政,因為汙濁的政治圈就是最好的修練道場。若將透過禪修所得到的智慧,運用於造福人群,並能做到時時「出汙泥而不染」,那就等同是一尊在世的大菩薩。

Read more
你的上師、神父或牧師 有告訴你這秘密嗎?

你的上師、神父或牧師 有告訴你這秘密嗎?

宗教之所以不同於儒家思想,是因為肩負引導人們靈性回歸天堂、佛國的責任,如何回歸天國、佛國?這不僅僅是「唸唸經、作早晚課,或是上教堂做禮拜、向天主禱告」這些表相上的修為可以達到

Read more
中元節創意廣告外一章

中元節創意廣告外一章

真正的超度與祭品種類多寡、水陸法會的形式或規模、持咒唸經次數無關;能超度靈性至淨土的法師,本身須一切清淨,同時還要具備與佛陀或上帝同等的證量,才能提供亡靈所需要的資糧──聖光。

Read more
心寬自然心門開

心寬自然心門開

老師在台上寫了個「悶」字,然後把裡面的「心」拉出來,剩下一個「門」;老師說,原來我們心悶都是心的問題,因為心有不平,無法化解,長期下來就會生病。

Read more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透過深刻自省,有助於將知識轉化成智慧,這是遇事習慣於推諉塞責地尋找代罪羔羊者所無法求得的寶藏。當然,自省之後勢必面臨許多挑戰,但成果一定值回票價。

Read more
當生命走到盡頭 懂得為家人保險 不知為靈性安排

當生命走到盡頭 懂得為家人保險 不知為靈性安排

修行也一樣,不要覺得那是死後的事情,其實修行就是一種未雨綢繆,在為靈性作保險;萬一哪一天,你忽然死了,靈性要到哪裡去呢?如果沒有事先作好準備,那是很可怕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