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意識時空的真我

超越意識時空的真我

Editors choice

文/許郁莉

前陣子,一位高中同窗邀我學習一門目前仍較鮮為人知的課程,為了引起我的興趣,她強調此課程有助於透徹了解自己,甚至兒女及親友,而且絕對不同於坊間的潛能開發、親職教育、心靈講座或心理學課程,對修行當然更有加分效果,因為自己更容易看清楚習性及問題所在,進而對症下藥。

可惜她的拳拳盛意並未打動我。說實話,當時婉拒她的邀約,只因「自我感覺良好」的症頭作祟──我自認為算是相當了解「外在的自己(假我)」,儘管尚未能夠明瞭「真正的自己(真我)」。

心中兩個自己 何者為真

當然,一個人若能做到了解「真我」,表示他已走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假我」便無討論的必要了!

不過說也奇妙,經過一番周折,因緣際會之下,後來我還是參加了這門課程。透過課程內容及授課老師的心法,我竟像被當頭棒喝般地發現:原來我又被自己的大腦騙了,其實我連外在的自己都不夠了解,執著的程度遠高於自己(大腦)所想像。

在落實用「心」生活上,果然是說的比做的簡單!大部分的決策,我仍舊慣於依照自己的習性或潛意識的模式為之,因此時常在處事上落於不夠圓滿。

對於任何真心想解脫輪迴、入靈性於聖位的修行者而言,修行禪宗當下開悟、與明師相應而印心的法門,不僅是直達真理道路的捷徑,甚至可說是不二管道;但對諸多修行者而言,此並非易事,僅僅在破除個人的習性及執著方面,就是一項大工程。

若無法放下自身的習性及執著,即使有緣得遇明師、聽聞正法,也會有眼不識泰山或缺乏珍惜之心,而始終未能走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卻不自知。

道家思想創始者老子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無獨有偶,法國宗教哲學家兼物理及數學家布萊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也有類似的見解:「人必須認識自己,即使這無助於使他發現真理,但至少可作為生活準則;而生活沒有更好的準則。」

「認識自己」不僅是先聖先賢的智慧珠璣,也是現代很勵志的話語,所以能歷久不衰,流傳至今,成為一門顯學,有不少人將其視為心靈雞湯。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甚至宗教家,都倡導人們必須了解自己,人生才有可能過得充實、自信、自在且快活。這樣的日子不正是眾人所企盼的嗎?

對於與自己朝夕相處且形影不離的自己而言,我們理應最為熟悉,然而事實卻完全相反。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耗費心力於認識他人(包括自己的伴侶、小孩、朋友等),卻未曾想要認識自己。

清朝順治皇帝有一首著名的出家偈,其中一段說道:「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亦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位高權重如皇帝者,為擺脫「假我」所帶來的苦難,同樣渴求認識真正的自己,只可惜無緣遇明師點化帶領,結果應該是抱憾而終吧?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詩人泰戈爾曾提出3個問題:世界上什麼最容易?什麼最困難?什麼最偉大?泰戈爾的回答是:指責別人最容易,認識自己最困難,愛是最偉大的。此外,《唐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也曾表示,人應該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亦為世上最困難的課題。

真我超越意識 清淨能得

悟覺妙天禪師曾開示,「人都有一顆心,但卻不知道這顆心裡面還有一顆看不見的、實相無相的妙心,那是我們真正的自己。」此外,修禪先要從認識自己開始,自己如同宇宙中的萬有生物,皆包含物質體與精神體兩大部分,而人類更特別,有3個我,分別是色身的我、意識的我和超意識的我;前兩者是「假我」,超意識的我才是「真我」。

想要認識自己,必須先超越假我,方能找到真我,這個真我就是不生不滅的靈性,如何找到祂?必須進入禪定,而進入禪定是需要訓練的。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意識都無法掌握,內心時常紛亂如麻,可想而知在生活、工作、健康各方面就只能受控於他人或外在環境,隨波逐流,根本不可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新的一年又到來,不知在我們的願望清單中,是否列入了「努力認識真我」呢?

許郁莉小檔案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化工系博士

經歷
冠亞智財專利商標事務所專利師

修行:
1997年開始修行印心佛法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