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精神力

不可思議的精神力

「身心一如」會產生一種祥和之氣,這是我們修禪定要達到的最基本境界。所以當自己還不能身心一如、身心平衡的時候,就要多下功夫。所謂多下功夫,是要想辦法讓自己一坐下來就可以身心平衡,這要靠平時養成習慣。

Read more
當心境轉變 心就清淨了

當心境轉變 心就清淨了

到會館上課,聽到師父開示:「修行就是要掌握自己的心,要了解自己為什麼修行,就是要解脫自在。」當下我開悟了,我何苦自己綑綁自己呢?我來禪修就是要讓心靈解脫自在啊!禪修就是這麼好,當我遇到困境時,總能在上課時,從師父的開示中得到答案,好像師父是針對我的問題回答我一樣。

Read more
醫生修禪 更能以正能量救人

醫生修禪 更能以正能量救人

以我長期在醫院工作的經驗及感受,確實是會接到很多負面能量。記得我剛開始擔任住院醫師時,下班後常會覺得心中有種很苦悶的磁場,甚至會有想打人的衝動,這才察覺自己在醫院工作更需要清淨身心磁場,才能以正能量幫助更多人。

Read more
斷滅四相,自見真心

斷滅四相,自見真心

我舉個燈泡的例子,與成佛很有關係,每個燈泡都有一個玻璃外殼,殼裡面是真空的,真空裡面有個燈心(鎢絲);這個燈泡就好比我們的色身,包括物質的身體和精神的心理(意識),燈泡裡面的真空就是自性,而且每個燈泡都一樣,都要通往燈心去發光,這就是法性。

Read more
緣起性空 放下執著

緣起性空 放下執著

我們生活在這個很複雜的娑婆世界裡,隨時都要保持一顆清淨的心;有了清淨的心,就可以放下一切,包括感情、情緒、慾望…等等。其實這些七情六慾都是外緣,所謂緣起性空、緣起緣滅,意思就是這些緣、這些法相種種,到最後都是空的,所以不必執著。

Read more
清淨持戒 寂滅入心

清淨持戒 寂滅入心

情緒是透過五官攝受之後的產物,亦即代表第六意識的顯現,當第六意識受到汙染時,不經意便會產生情緒化的言語或行為,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保持第六意識清淨,是邁向幸福人生相當基本且重要的一環,禪行者更應加以注意。

Read more
如如不動 妙轉法輪

如如不動 妙轉法輪

許多修行人常會遭遇三個問題,第一是心太急,希望自己趕快成就,其實是急不得的。當然,精進心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心太急,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定力。禪定是如如不動的,如果心過於急著想成就,表示思想意念還停留在第六意識。這種第六意識一般會顯現在情緒上。

Read more
離相即清淨

離相即清淨

我們修釋迦牟尼佛所傳的印心佛法,要知道這個法的精神所在,以及祂的精髓是什麼,那就是「佛心傳心」。佛把佛光傳給大家,讓大家得到光明,然後照耀自己

Read more
髒的是白布還是塵垢?

髒的是白布還是塵垢?

有位比丘因為生性愚鈍,常被其他比丘嘲笑,甚至還故意不讓他來接受耆婆的供養。佛陀知道後,便要耆婆去請這位比丘過來。

Read more
命運之神總是捉弄?遠離心結的妙方

命運之神總是捉弄?遠離心結的妙方

一切的戒都存於一心,悟覺妙天禪師曾說,一個人的色身可以造身業,嘴巴可以造口業,意念可以造意業,但同樣的,身、口、意也可以造善業。有智慧的人,他可以把惡業轉變成善業,轉識成智,全在一心,這就是戒。

Read more
【六度萬行持戒篇】內修清淨即是持戒

【六度萬行持戒篇】內修清淨即是持戒

真正的菩薩戒,是清淨戒。如果你能夠真正開悟,就會知道清淨的重要,就會自然而然的做到清淨戒,得到菩薩的...

Read more
如何克服禪定時雙腳的痠痛麻?

如何克服禪定時雙腳的痠痛麻?

為什麼每次禪腳會很麻,身體也會很熱?當身體不清淨, 氣就不通, 而禪坐的第一課就是練氣(練呼吸),所以免不了酸痛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