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獅公館工坊獅頭工藝

鹿港獅公館工坊獅頭工藝

Editors choice
遠古時期,每當瘟疫為禍,就會出現一隻貌似獅子的神獸,瞬間瘟疫即消失無蹤。因此每年秋收後,民間便會仿製獅頭,以趨吉避凶、慶祝豐收。座落於彰化鹿港的獅公館工坊,除了自行複刻,也網羅不少各地獅頭,宛若小型博物館,讓台灣獨特的傳統民俗工藝之美,得以傳承延續。

文/蕭有涵
攝影/顏志倫

1784年,自台灣開放渡口通商以來,彰化鹿港便是清治時期對口唐山(泛指當時中國)最大的經商港口,不但人口、貿易往來甚密,更日益深化出豐富且多元的文化。在狹小又富風情的街道上,不僅保留了全台灣最完整的紅磚瓦閩南式建築,也承續了福建沿海一帶的媽祖信仰及特色美食。

從台灣流傳的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可看出鹿港當時的重要地位,也反映出政治、經濟重心由南往北的歷史遞變。1982年,知名歌手羅大佑以一首創作歌曲「鹿港小鎮」,讓這座興盛一時的海港城,重新聚焦於鎂光燈下,成功轉型為觀光小鎮。

說到鹿港,除了有香火鼎盛的龍山寺、天后宮,還有閩南古蹟建築,以及令人垂涎三尺的肉羹麵線和芋頭籤肉圓;此外,它也是傳統民俗工藝保留最完整的市鎮,包括刺繡、木雕、竹編、燈籠、錫器,以及迎慶媽祖出巡時,舞獅陣使用的「獅頭」。

獅頭工藝師施竣雄在因緣際會下,投入了廟宇和武術館的獅頭複刻工作,並以精湛的手藝打響名號。他創立的「獅公館工坊」,保留了來自台灣北中南、各種不同造型和歷史背景的獅頭,讓這項幾近失傳的傳統民俗技藝,有機會在眾人面前威武亮相。

弄獅合陣頭 舞獅表演熱鬧非凡

舞獅為廣州地區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當地稱為「醒獅」,閩南語則稱「弄獅」。相傳遠古時期常有瘟疫為禍,但只要一隻神獸出現,瘟疫便迅速平息,於是民間便賦予神獸驅邪、吉祥的象徵意涵,並於每年秋收之際,以竹枝仿製獸頭,再加以彩繪,成為今日舞獅的前身。

300多年前,先民歷盡艱辛、渡海來台,不但要橫跨吃人的黑水溝(台灣海峽早期稱呼),還要適應島上的瘴癘之氣,再加上天災和疾病,在在使人心神不寧;因此,宗教信仰和武術便成為人民安頓心靈的依託。

平日,村落會召集男丁訓練武術,以保衛家園;到了秋收時節,各地舉辦廟會慶典時,這些訓練有素的男丁,還會負起護駕媽祖出巡之責,為民眾消災祈福,後來更發展成草根性濃厚的「陣頭文化」。

另外,象徵祥瑞的「舞獅」也不曾缺席,與陣頭文化巧妙碰撞,激盪出不一樣的創意火花,結合成台灣在地極富武打元素的舞獅文化。

自廣州傳入的舞獅結合台灣在地以武打為元素的陣頭文化

自廣州傳入的舞獅,結合了台灣在地以武打為元素的陣頭文化,表演時更增添威武氣勢。( 圖片提供:嘉義新港順武堂)

鹿港獅公館工坊工藝師兼創辦人施竣雄表示,為何廟會慶典中,舞獅表演多於舞龍?答案很簡單,就是兩者動用的人數不同;舞龍需要大量人力,訓練系統較為複雜;舞獅則機動性較強、彈性較大,不需太大的表演場地。於是,為了因應慶典活動,因人潮洶湧而造成侷促的表演空間,「舞獅」便應運而生,成為台灣特有的廟會文化。

舞獅的陣型和特色,與不同的武術派系有關,有些派系擅打拳法,表演的動作和速度比較敏捷;有些則擅長腳法,腿上功夫比較多變;雖然派系不同,但他們也會相互學習,截長補短,以開創更新穎的表演內容,吸引觀眾。

有趣的是,從獅頭的「面相」,即可大致判斷它產自何地。台灣獅頭的面相,從南到北,因融合各地不同的特色而各異其趣,例如發展紡織業的地區,獅頭會有絨毛元素;農業地區則會出現24顆牙齒,象徵24個節氣。台灣的獅頭不僅保留福建沿海一帶的面貌,更集結在地獨特的風俗文化,演化出全新的舞獅樣貌。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