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是關鍵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是關鍵

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說,一個人的成功,專業知識只占15%,其餘的85%取決於人際關係;可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而這關鍵又與孩童時期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換句話說,優質的人際關係,必須從小開始培養。

文/溫欣儒
攝影/顏志倫

許多人認為,社交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大多數的父母因為孩子不懂得與人打交道,就認定他的個性內向、害羞或孤僻;其實並非如此。一個人的交際能力,從孩童時期就受到父母及長輩的影響,倘若孩子的社交技巧沒有得到正確指引,未來就不容易有優質的人際關係。也就是說,孩子能否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家庭教育影響甚鉅。

孩子不會交朋友,是否有社交障礙?

「交友」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父母若發現孩子對陌生人的態度過於恐懼、自卑,甚至連基本的社交技巧和禮儀都不會,就要提高警覺,仔細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是否與常人不同。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針對有社交障礙的孩子,依其特性分為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高敏感兒、經驗不足等3大類型。

類型1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

一般而言,高功能自閉症的孩子語言能力及學習能力較佳,自閉傾向較不明顯;但他們對語言理解、說話表達及人際互動卻有困難。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則是語言與認知能力都發展正常,主要是社交和情緒調節能力不佳,因此容易讓人誤會他們是自身性格及教養有問題,所以才不善交際。

莫茲婷表示,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上述情形,應及時向醫師求助,進行專業判斷,並盡早協助孩子調整人格或情緒問題,加強他們的社交能力。

類型2高敏感兒

高敏感兒會過度害羞、內向或在意旁人眼光,因此在與他人相處時,會因為對方的某個舉動或眼神,甚至一句無心的話,而感到悲傷或生氣。

高敏感兒也比較多愁善感,容易焦慮且杞人憂天,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應與其他孩子不同,除了要特別協助他們,更不要勉強他們去認識或結交新朋友,例如有些父母會以急迫性的詞句命令孩子:「你過去認識他們啊,怕什麼!」這對高敏感兒來說不是鼓勵,反而會加深他們的恐懼感。

莫茲婷建議,父母應先學會接受孩子的高敏感,並以行動協助他們,例如認識新朋友時,先向孩子介紹對方是誰,同時讓對方知道孩子的個性比較內向,再協助孩子向對方自我介紹,就可以讓他卸下防備心而比較自在。

類型3經驗不足

有些孩子因為家中無手足,或長期單獨與長輩相處,以致思想和行為舉止較為成熟,讓他們與同儕互動時遇到瓶頸。

當父母發現孩子不懂得如何與同齡者相處時,應及時採取措施,多給予適當協助,例如常帶孩子到公園玩耍或拜訪親友,增加孩子與其他同齡兒互動的機會,改善他的交際能力。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