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藍靛業」染布工藝再現

三峽「藍靛業」染布工藝再現

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是靛青色,藍是可用於製作靛藍染料的藍草,意思是從藍草提煉出來的青色,比原來的藍草更藍;從這句話可以窺見流傳已久,卻幾近失傳的藍靛業。曾幾何時,藍染商品曾風光地在成衣市場獨占鰲頭,卻在19世紀化學染劑出現後,全數沒落。如今藍染復興,因關乎環保和地方再生,成為不可忽視的傳統技藝。

文/蕭有涵
攝影/顏志倫

藍染,是人類文化的珍貴資產;一般人對藍染工藝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客家人「上穿大襟衫,下穿大襠褲」這種樣式簡單、穿著便利的服裝設計,因結合了藍染技術,成為眾所周知的「客家藍衫」,不但是常民文化中能見度最高的穿著,也象徵著早期先民開疆闢土、刻苦耐勞的精神。

但其實「藍染」並不是客家人的專利;17世紀初,荷蘭在歐洲紡織業執牛耳地位,因急需進口大量染布原料,便將觸角伸向亞洲,以殖民地作為開發藍染原料的據點,企圖在土壤肥沃的台灣栽種大量藍草,以因應市場需求,開啟了台灣藍染的濫觴。直到1684年,清朝開放海禁後,原先住在福建一帶的農民,將種植藍草的專業技術傳入台灣,才促使藍靛業走向高峰。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位於今天新北市的三峽老街上,出現了20幾家盤據北部商貿勢力的染坊商鋪,其中多半是由渡海來台的福建泉州人所開設,他們透過萬華艋舺的商港,與海外進行貿易往來,幾乎包攬了北部藍染的主要市場。此外,北部的宜蘭、新竹、苗栗;中部的彰化鹿港、南投埔里;南部的雲林斗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恆春等,都曾有種植藍草和染布進出口的貿易紀錄,在在顯示了藍靛業在台灣的發展盛況。

但自19世紀,台灣進口化學合成染料後,傳統藍染技法因作工繁複,慘遭淘汰,使得藍靛業急速衰退。現在三峽老街上看到的紅磚牌樓,雖還高掛著「染坊」二字,卻早已物是人非,民眾僅能從眼前的景象,體會當年藍靛業的興衰哀愁。

三角湧資源豐富 貿易南來北往

三峽,僅次於烏來,為新北市面積第二大地區,其中95%的土地是海拔100~200公尺的淺丘地形,同時也是大漢溪、三峽溪與橫溪的匯流之地,故稱「三角湧」;另外,此處還有充足的山泉水,讓土壤保持穩定濕度,成為孕育藍草的溫床。如此依山傍水的三峽,可說是得天獨厚,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不僅推動了藍靛業的蓬勃發展,在茶葉、樟腦、煤礦等貿易往來方面,也相當發達。

三峽藍染遊客服務中心店長劉永豐表示,過去三峽一帶的染坊多為泉州人所建,他們向中國、東南亞一帶進口棉、麻布匹,在三峽進行加工染製,再透過舊式紅頭船,將商品運往萬華大稻埕出口。在當時運輸不發達的年代,輸送貨物一來一往,運費可不便宜,但經營藍染的商人依然能夠風生水起、富甲一方,便可看出藍染商品在當時的高度需求,以及三峽藍靛品質的出類拔萃。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