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生法忍 擺脫濫好人標籤

無生法忍 擺脫濫好人標籤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無底線的善良常被視為理所當然,而且容易招人欺壓。究竟該如何拿捏善良的分寸,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心理專家表示,要從真誠面對自己的內心開始。

文/溫欣儒
攝影/顏志倫

老子《道德經》第8章有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老子將善良的人比喻成水,因為水滋養萬物(利益眾生)、柔順無形(不與人爭),而且就下而流(謙卑自處),因此被稱為上善。

一般人都習慣以行動或行為來評判善良,例如為他人著想、救助貧困等,形成框架效應,進而讓人以為,只要做了某些事或舉動,就是善良的人。初色心理治療所所長蘇映竹表示,善良如果被行動框架,就會失去善的本意,無法像水一樣無爭地滋養萬物,於是內心便會產生矛盾和衝突。

誠實面對內心 別讓委屈成為習慣

老陳總是為他人著想,從來不拒絕所求;因為他認為,善良的人會受到尊敬和愛戴,所以無論任何事,他都會先考慮對方的感受。可是老陳發現,他不但沒有受到尊敬,反而屢遭欺侮,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濫好人,心中分外委屈、痛苦。

蘇映竹表示,一般真心為他人付出、不求回報、甚至不抱任何目的和期待的人,並不會認為自己是濫好人;因為善是以愛為本質,即便付出後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也不會有所失落或覺得心中不平,而是發自內心地助人,並以此為樂。

但相反地,如果是帶有期望地為他人好,會很容易讓自己落入不斷付出與冀求回報的循環之中,當付出沒有得到回報或多於回報時,無形中就會產生委屈或吃虧的感受,這樣的善並不是出自本意,如案例中的老陳便是如此。

蘇映竹認為,在行善之前,不妨先真誠面對自己的心,問問自己為何要這麼做;如果付出後沒有得到回報,是否會掛礙?同時,帶有期望地為他人好,等於是讓對方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求,所以當期望愈大,失望就會愈大;當需求不被滿足時,怨恨就會愈多。

該繼續容忍 還是直心面對

阿明是一位工作勤奮的員工,對任何人事物都非常上心,也從不拒絕同事的要求,即使不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也會給予幫忙。但時間久了,同事們愈來愈得寸進尺,不但要他買咖啡、送文件、影印資料…,還嚴重影響他的工作效率。最後阿明忍無可忍,與同事發生爭執。

如果缺乏界限意識,很容易陷入被他人利用的情況,因此要勇於拒絕。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總教授師覺妙宗明居士認為,善良的人之所以會受到不良對待,大多是因為缺少辨別是非及衡量自身狀況的能力。

覺妙宗明居士表示,懂得衡量自身能力的人,會為自己設定停損點,也就是在能力和時間許可的情況下給予幫助;如果面對請求,只會一味地幫忙或不敢拒絕,就會像阿明一樣,不僅影響自己的工作效率,還會與同事發生爭執。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