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宜實施宗教與心靈教化

學校教育宜實施宗教與心靈教化

文╱謝璦竹
攝影╱簡侑俊

巴勒斯坦與巴基斯坦都分不清,真的很難教中東歷史與宗教。」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蔡源林是伊斯蘭專家,他在教學與演講時卻常常遇到上述令人無言的困境,他感慨,這是因為台灣教育與社會普遍缺乏國際視野的關係。

為扭轉升學主義,台灣教育歷經20多年改革,卻未見改善;最新的108課綱上路後,號稱以「全人教育」為重心,各界期待在品格與情感教育等方面能獲得加強,卻恐怕交了白卷。

教改的初衷是要改掉升學主義,但採取的廣設大學對策並未對症下藥,實際情形正如前述,只是普遍拉低教育水準;對於升學主義帶來的功利主義與升學壓力等弊病,不但沒有扭轉,只怕還變本加厲。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內涵,而非大學的多寡,或考招的難易。許多教育專家與基層教師都認為,對治功利主義,最好的方法是重視精神與心靈的教育。

多年前,蔡源林曾受教育部委託,檢視國中小學教科書的宗教論述後發現,以「同心圓」認知模式編寫的教材內容,由圓心鄉土往外,到民族、再到全球,可謂本土化有餘,而多元性和國際化不足。正因過度偏重鄉土教育,地理與歷史教育長期弱化,導致學生分不清巴勒斯坦與巴基斯坦。

他感嘆:「地理歷史都沒學好,又怎能進一步去談世界宗教?」據其指出,現在小學以鄉土教育為主軸,太過侷限。到了中學,強調所謂「生命教育」,指的是人文導向的環保教育,與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精神或心靈教育,甚至宗教教育,相距甚遠。

教育應兼顧聖俗二元

蔡源林指出,宗教教育在歐洲有深遠的歷史,教會是教育的主要興辦者;到近代文藝復興以來,國家力量開始主導世俗教育,但仍採聖俗二元並行的模式,並未偏廢宗教教育。

如果地理歷史都沒學好,很難有國際觀,更談不上形塑多元包容的胸襟與見識。當身處的環境中,人人都只關心自身利益,只關心自身所處的小世界,功利主義自然會深深扎根。從佛家觀點來看,過度偏重鄉土教育的結果,等於加深「我執」與「法執」,更難從狹小的識見中超拔。

蔡源林建議,可以學習歐洲的作法,例如德國與英國,在國小階段,根據學生家庭的信仰,給予符合各自信仰的宗教品格教育,到了高中階段,進一步提供比較宗教的宗教知識教育,這樣學生就可以更理性地選擇自己想要信仰的宗教。

在德國,國小一周有兩小時宗教課程,學生根據其家庭的信仰,分別上課。教材由各宗教團體自訂,師資也由各宗教團體培育。中學以後課程持續,並增廣內容。在英國,教材由各宗教團體與地方教師會共同決定。

蔡源林指出,宗教教育對於真善美的追求,具有關鍵價值。「如果把宗教因素拿掉,歐洲的音樂與藝術只剩下100多年的歷史。」而在真理的追求上,不管是哥白尼還是牛頓,都是在追尋神聖的前提下,在科學發現與發明上,邁出劃時代的一步。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