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獻策篇】落實4方向,建構完善長照體系

【長照獻策篇】落實4方向,建構完善長照體系

台灣長照政策正走在十字路口,政策推展需要新思維,相關立法也需謹慎評估規劃,否則將扼殺照顧服務與人力的發展。

文/高毓霠
攝影/顏志倫

老化與少子化的速度來得太快,台灣社會將很快變成倒三角形結構。人口老化問題是全民必須面對的課題,而不是只有社政或衛政單位、社福團體的業務。

尤其,擺脫當前外勞作為替代性照顧人力之扭曲現象,以及我國長照體系原地踏步的困境,督促立法與行政部門加緊腳步處理長照議題,俾我國嚴峻而迫切的照顧需求,能在更完善的架構下,早日得到解決。

建構完善長照服務體系4大方向

儘管長期照護政策推動多年,其發展仍面臨多項困境,主要是經費不足、人力嚴重缺乏、空間取得困難、社區總體照顧概念不足等困境。對此,擔任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近20年的吳玉琴提出建議,認為長照政策推展,需要新思維,相關立法也需謹慎評估,否則將
扼殺照顧服務與人力發展。

方向1:經費編列應充足,強化服務與資源

當發展長照服務經費編列不足,會限縮長照服務的使用。以民眾需求最高的居家服務為例,許多縣市就曾面臨經費不足支應的窘境,導致不開新案、縮減服務時數的惡性循環。

此外,經費不足也影響長照體系發展的樣貌,吳玉琴表示,當錢不夠,就更難開展新型服務,或是配合失能家庭需要而增加夜間服務的可能性,這都會讓民眾對長照服務缺少信心,同時讓外籍看護不減反增。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於2013宣布,推動「台灣368 照顧服務計畫」,3年內投入超過100億元,在全台368 個鄉鎮推動老人日照服務,以「一鄉鎮一日照中心」為目標邁進,讓年長者在白天可以就近於社區的日照中心,得到妥適的照顧和服務。

方向2:培養本土人才,充實人力缺口

但為何台灣照服員目前人數不足?像是待遇不佳、勞動條件差、社會地位低、職業尊嚴及專業角色未受肯定、欠缺職業生涯規劃、流動率高等,國人投入長照服務工作意願低,加上長照服務人力外勞化,都是造成長照人力不足的原因。

另外,吳玉琴指出,2010年投入長照服務的照顧員有1萬9,154人(含居家、社區、機構式服務),而外籍看護工截至2014年10月已達21萬5,000 人,每年人數還在持續成長。尤其,我國長照體系所需人力,多數仍仰賴外勞,若進一步再放寬限制,將會大量剝奪本地照護服務員的工作,並扼殺現有的長照服務體系。

儘管勞動部一直宣稱外籍看護工是「補充性人力」,但就目前觀察,卻是本土長照體系服務員的10倍人力,不免讓人憂慮,到底誰才是長照人力的主力?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