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念中得善報

在轉念中得善報

當愈來愈多的年輕世代排斥接受任何宗教,只相信狹義的實證主義科學時,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普世的道德規範正在瓦解,他們甚至不明瞭或不相信因果定律,認為只要不信奉任何宗教,便不適用因果定律;殊不知,因果定律是自然法則,也是宇宙真理,不論相信與否,它都存在。

Read more
無生法忍以破瞋

無生法忍以破瞋

不少情緒管理專家主張,怒氣需要宣洩,不應強制壓抑,因為忍住怒氣有害健康;一些治療師甚至建議,可利用打枕頭、撕紙片等「不會傷害任何人」的方式來洩憤,但這其實都是「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後來有研究指出,發洩怒氣比忍住怒氣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疾病;也就是說,發洩怒氣更有害健康。

Read more
正法無為 轉識成智

正法無為 轉識成智

世尊也在《金剛經》開示:「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賢者是指因博學多聞而了解諸多佛理者,必須透過真修實證,轉識成智,才可成就聖者。佛法是無相實相的無為法,唸佛、誦經只是有相的方便法,無法超越意識而離相直入本心的光明世界,算不上是修行,當然更不可能成佛。

Read more
感恩懺悔 幸福之鑰

感恩懺悔 幸福之鑰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導致家人關係疏離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彼此缺乏感恩心。雖然「常懷感恩之心」是很簡單的善法,但若能身體力行,就是一把開啟美好生活之鑰。

Read more
智者養心 愚者養身

智者養心 愚者養身

「連自己體重都控制不了的人,如何能控制自己的人生?」這是減重界的一句名言,更進一步說,若能掌握自己身心健康的狀況,才夠資格談掌握自己的人生。現代人因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有些人以縱容口腹之慾的方式來紓壓,反而為身心招來更多汙染;管不住自己的嘴只是表相,其實管不住的是自己的心。

Read more
智慧禪行 滅度病苦

智慧禪行 滅度病苦

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根本,如佛陀所言:「病者能壞一切安隱樂事。」悟覺妙天禪師所傳之清淨十脈輪禪定,包含了讓色身解脫、健康、長壽的體性智慧,只要能夠真修實證,則延年益壽、健康樂活不是夢矣!

Read more
靈性永生 佛國團圓

靈性永生 佛國團圓

不論科技或醫學如何發達,人類的肉體至今仍無法長生不死,因為物質世界的本質是生滅無常,只有靈性世界才能永生不滅。很遺憾的是,世上許多人都信奉「眼見為憑」,不相信靈性的存在,將靈性修行視為一種宗教行為或迷信,當大限來臨時,由於不知道將歸何處,且人世間還有帶不走的物質與放不下的牽絆,眼看就要失去一切,怎能不恐懼?

Read more
靜心心淨 超越逆境

靜心心淨 超越逆境

「心靜就是力量」,是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執政16年最大的武器。為何靜心可以產生力量、突破困境?悟覺妙天禪師曾開示,「靜而無欲,客塵遠離」,靜心就是禪的境界,只要心能靜,就可以做到佛教三學「戒、定、慧」的戒,而不會犯戒;要開發自己本有的大智慧,也是從「靜」開始。

Read more
危機就是轉機

危機就是轉機

一般人在面臨危機、困境或挫敗時,很容易六神無主、心煩意亂;而心只要紛亂不定,做出的決策必定有所偏差,最後不免要面對負面結果。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如此,當我們在面臨不如意時,應如何使心不受干擾呢?悟覺妙天禪師開示,若能隨時保持平常心、心常平,就是身在天堂之中。

Read more
李開復體悟「向死而生」意義,深入心靈的感恩

李開復體悟「向死而生」意義,深入心靈的感恩

李開復在罹癌之後,真切地與死亡面對面,這個過程中,他悟到,自己從未好好看一眼生命給予他的一切美好,從未深切感悟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恢復健康後,他體悟到罹癌不是生命的懲罰,相反地,那是一場深度的學習(或者用佛家的話說,叫做開悟),甚至,那是祝福,因為,在罹癌以及康復的過程中,他因為感恩,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幸福。

Read more
身心正能量,活用精神力

身心正能量,活用精神力

宇宙的森羅萬象包含了物質與精神兩大要素,精神是隱藏於物質之中,且支配著物質;物質若無精神的存在,便不具生命力,是死的物質。由此可知,運用精神力可以改變物質層次,郭婞淳重傷後重生的拚搏歷程,正是以精神超越物質的見證,足見她是位有智慧的選手。

Read more
清淨持戒 寂滅入心

清淨持戒 寂滅入心

情緒是透過五官攝受之後的產物,亦即代表第六意識的顯現,當第六意識受到汙染時,不經意便會產生情緒化的言語或行為,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保持第六意識清淨,是邁向幸福人生相當基本且重要的一環,禪行者更應加以注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