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就是轉機

危機就是轉機

文/許郁莉

媒體曾報導過一則扭轉奇蹟的真實故事:北海道的猿拂村是日本最北方的村落,東臨鄂霍次克海,森林占了總面積的8成,全村人口不到3000人,村民原以農林及採礦業為生;然而在半世紀前,因相關產業發展式微,使得當地人收入銳減,該村一度成為日本最貧窮的村落。

由於村落靠海,為了改善生計,當時的村長及漁業界人士決定攜手扭轉經濟劣勢,於是催生了一個5年計畫──在5年內,每年都撥出村內預算的一半,投入發展扇貝養殖業。當然,這個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期間遭遇過無數的失敗與挑戰,但村民們不甘就此放棄,不斷鑽研養殖扇貝的技術,在熬過10年的貧窮生活之後,終於在昭和49(1947)年成功繁殖出扇貝。

近年來,拜鄂霍次克海的豐富漁業資源所賜,猿拂村如今不僅已登上全日本扇貝產量的冠軍寶座,更躋身日本最高收入村落前10名,翻轉了昔日貧窮的命運。

其實在更早以前,美國在20世紀初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阿拉巴馬州是美國重要的棉花產地之一,當地居民向來以棉花為主要的經濟作物,不料天外飛來橫禍,1915年,棉籽象鼻蟲大舉入侵阿拉巴馬州的棉花田,使得棉花產量一落千丈。儘管農民用盡一切手段除蟲害,但棉籽象鼻蟲依然猖獗,居民的經濟困境也隨之而來。

此次的「蟲蟲危機」讓眾人意識到,僅依賴單一種作物來維生是行不通的,於是有些農民開始嘗試在棉花田裡套種花生、玉米、大豆、菸葉等不受棉籽象鼻蟲影響的農作物;事實證明,此種作法不但能夠恢復因種植棉花而流失的土壤養分,同時也帶來相當可觀的收成及利潤。根據當時的資料顯示,種植多類農作物的經濟效益,竟高達原本單純棉花田的4倍以上。

為了紀念這個當初始料未及的收穫,恩特普萊斯市(Enterprise city)的居民設立了一個棉籽象鼻蟲紀念碑,碑文寫著:「深深感謝棉籽象鼻蟲及拜其所賜的繁榮富饒。」(In profound appreciation of Boll Weevil and what it has done as the Herald of Prosperity.)

儘管如此,當時仍有少數農民不願種植棉花以外的農作物,而是與棉籽象鼻蟲對抗到底,結果損失慘重,甚至嚴重到失去農莊的地步。這不由得使人聯想到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的名言:「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會堅持世界適應自己。」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