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道一禪師修禪心法 —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馬祖道一禪師修禪心法 —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馬祖道一為南嶽懷讓傳承弟子,以「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弘揚佛法,並開創叢林制度,建立屬於自己的寺院系統。他所創立的洪州宗,在宋代發展出臨濟宗、溈仰宗兩大禪宗法脈。

Read more
身無眾生 心無地獄

身無眾生 心無地獄

為什麼得道的聖人可以肉身不死,因為體內已經沒有眾生。此外,還必須「沒有地獄」。所謂地獄,就是煩惱和痛苦。

Read more
【現代佛教三寶觀】超越障礙、清淨業力就是解脫

【現代佛教三寶觀】超越障礙、清淨業力就是解脫

從色身修行到靈性修行之間,必須先超越心理的障礙,也就是要解脫人間的煩惱、痛苦、罣礙……等,而這些就是「地獄」。

Read more
禪,改變人心 造化天堂

禪,改變人心 造化天堂

修禪是唯一能夠成就佛陀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是心法,而修禪就是修心,所以,修佛如果離開了禪,就不能成佛。

Read more
六祖惠能大師 只求作佛的精進力

六祖惠能大師 只求作佛的精進力

六祖惠能大師雖然目不識丁,但他卻很清楚的知道,要讓自己在每一個當下都保持清淨,不要讓心被外境影響,所以他可以待在廚房舂米八個月。

Read more
正戒 正定 正慧

正戒 正定 正慧

我們的思想,以及平日的為人處事, 都不違背良心, 即使去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是如此,就是正戒。「正定就是「入於般若之定,入於智慧之定」。由此可知,所謂禪定,不是光在那裡打坐,而是要入於智慧之定,這才是正定。

Read more
禪宗佛教三學

禪宗佛教三學

一般修佛的人,都知道戒、定、慧是佛教三學,在這三學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慧」,什麼是「慧」?就是可以解脫輪迴、從此岸到達彼岸的般若智慧,如何得到這種智慧?必須要以「定」為根本。

Read more
正法修行才能見證如來聖果

正法修行才能見證如來聖果

人在滅度(死亡)以後,是繼續輪迴於六道,還是往上提升到四聖,完全決定在我們現在這一世,如果在世時修行正法,就有機會入流於聖位。

Read more
體內眾生度盡 方能成就菩提

體內眾生度盡 方能成就菩提

修行不能見性的原因是因為三大障礙──身體的障礙、心理的障礙及累世業力的障礙。如果不能滅度這三大障礙,很難見性。

Read more
禪不是佛教的專利  是全體眾生的權利

禪不是佛教的專利  是全體眾生的權利

禪不是佛教的專利,是眾生的權利,透過明師的指導,當我們能愈來愈熟練地讓自己常在「定」中,那麼我們的生命品質,一定會有真正的轉變與實質的證悟。

Read more
悟覺妙天禪師高雄演講會 佛陀成佛正法與超生命禪

悟覺妙天禪師高雄演講會 佛陀成佛正法與超生命禪

悟覺妙天禪師此次在高雄演講所闡揚的「佛陀成佛正法」,實質上是人類修行成就、斷滅輪迴的唯一佛寶法寶。禪師所弘傳的印心佛法,正是世尊2500年來所遞傳「當下開悟、一世成佛」的佛陀真傳妙法。

Read more
日本的茶道精神、花藝美學 源於禪宗

日本的茶道精神、花藝美學 源於禪宗

日本人擅長以形式表達內心,茶道就是其一。舉行茶會時,賓主雙方都會抱持「一期一會」的心態,當成是一生一次的相聚,而格外珍惜。而這其實也是佛教「無常觀」的一種體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