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有前兆 肩頸酸痛別輕忽

中風有前兆 肩頸酸痛別輕忽

文/劉玉華

中風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前三名的健康殺手。隨著社會型態轉變,現代人普遍欠缺勞動,而用腦的機會卻日益增加,由於壓力的累積,加上缺乏運動,造成中風族群年輕化,同時,中風患者往往因為有肢體殘障或意識不清等後遺症,需要長期照護,因而成為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游智勝表示,中風是腦血管病變的俗稱,屬於心臟血管系統病變的一種,當腦部的血流供應異常,就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受損,進而出現身體器官功能的障礙,或是肢體動作上的困難,例如失語、視盲、手腳麻痺、半身不遂等,中風幾乎可以造成各種神經症狀,發作時的情形也有極大的差異,有些發作相當輕微,病人只有暫時性症狀,時間可能只有數秒、數分,或隱約持續數天,有些人的發作則較猛烈,患者可能突然倒地、昏迷、顏面潮紅、單側手腳癱瘓,或是身體不斷抽搐等;而嚴重的中風,則可能併發身體其他病變,甚至奪走性命。

你是中風高危險族群嗎?

人腦的構造非常複雜,任何一條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都可能造成中風,如果依阻塞或出血情形,大致可區分為腦梗塞、腦出血及蜘蛛膜下腔出血等類型。無論是屬於阻塞或是出血型中風,病因都與患者的腦血管有關,如果腦內的動脈血管有硬化、管壁狹窄等現象,最後便可能導致阻塞或破裂。而任何一種中風類型,都可能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也都有復發的機會。

基本上,老年人隨著身體的老化,最容易因為腦部動脈血管慢性粥狀硬化,而發生中風,但是一般人如果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或是平日有抽菸習慣,都屬於中風的高危險族群,其中,高血壓因為會造成血管壞死,導致腦梗塞,或是形成微小動脈瘤,而引發腦出血,所以被視為引發中風的頭號危險因子。

至於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與肥胖等問題,也會加數動脈血管硬化,造成腦梗塞,而引起中風,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這些危險因素具有相乘的影響作用,如果同時有兩種以上的危險因子,中風的機率就更高。

擺脫身心後遺症 家人是最好的支柱

中風之所以可怕,在於它不但會致命,即使患者從鬼門關搶救回來,也可能留下肢體殘障(臉部麻痺、脫肩、手部水腫、吞嚥困難、難以控制口水)、知覺障礙(視力、語言障礙、對於空間、大小、形狀的知覺感應變差),或是其他的官能後遺症,而在身體遭逢劇變的同時,中風患者的心理也往往會出現問題,復健工作必須盡早進行,否則一旦關節纖維化,會更增加復健的難度,而家長的關心、細心與耐心,則是支持病人復健的重要關鍵。

由於中風病患多半有肢體運動的障礙,一開始不但無法行走,可能連翻身都有困難,上床、下床、站立、坐下等簡單動作,都需要別人幫助,因此,家人應留意居家的安全與方便性,保持地面淨空,最好不要打臘,以免造成病人滑倒;另外,浴廁設備也應加裝扶手,或是調整馬桶高度,並隨時讓病患帶著警鈴,以便求援。

中風有跡可循 肩頸酸痛是警兆

中風的後遺症固然可怕,但是病患在發病前,通常有跡象可尋,例如頭痛、頭暈、心悸、嘔吐、嗜睡、倦怠、手腳無力、視覺或聽覺異常等前兆,尤其是長期的肩頸酸痛,絕對不可以輕忽;有時候,中風也可能沒有明顯的表徵,但是患者腦部卻已經受到了損傷,這類無症狀的「中風」往往會造成失智、失能,或是痴呆症,但是因為影響較慢,而不易被發現,因此,高危險群如果出現記憶力減退、說話咬字不清,或是雙手精細動作不靈活時,就要懷疑是否有「中風」的可能。

中西醫聯合診療室

雖然中風的處理非常棘手,卻是可以預防的,即使發生中風,只要處理得當,也能將傷害降至最低,現在就讓中西醫聯手,教你如何預防中風與急救須知。

西醫診療法:預防中風10大建議

  1. 生活要規律,中年以上的人應養成運動習慣,並維持理想體重、控制血壓,避免因肥胖與糖尿病而導致中風。
  2. 常保心情愉快,減少精神壓力,不要讓中風有機可趁。
  3. 定期健康檢查,注意是否罹患血管疾病,老年人尤其應定期檢查血壓。
  4. 戒除煙酒、咖啡、茶等刺激性食物。
  5. 建立預防觀念,控制高膽固醇及糖果類食品的攝取量,並透過運動改善體質。
  6. 飲食以清淡為主,採取低熱量、低脂肪、低鹽的三低原則,避免油膩、油炸、油酥食物,並使用植物油取代動物油,食用肉類時,魚肉較牛、豬、羊肉好。
  7. 多攝取大蒜、人參、深海魚類,以及富含纖維的食物,如燕麥麩、新鮮蔬菜和水果。
  8. 吃飯不要太飽、睡眠要足夠、多走路、多活動身體,但是老年人卻要避免活動量太大。
  9. 減少蛋黃、內臟、魚子、蝦卵、蟹黃等食物的攝取。
  10. 使用脫脂牛奶、豆漿取代全脂牛奶,並減少奶油及乳酪的攝取。

中醫診療法:保健復健輕鬆做

中風雖然是文明病,但是中國醫學古籍卻早已有病例記載,尤其是在預防、保健方面,更是受到現代醫學的重視。

★ 太極&禪坐&藥方保健法

  1. 禪坐的呼吸吐納訓練,有助呼吸順暢,並可促進氣血循環,對預防中風,有極佳效果。
  2. 早晚打太極拳,同樣可以調節呼吸,活絡經脈。
  3. 服用補陽還五湯(黃耆、歸尾、赤芍、桃仁、紅花、地龍)、鎮肝熄風湯(勾藤、菊花、白蒺藜、生地、生龍骨、生牡蠣、赤白芍、丹蔘)。

★ 針灸&按摩&藥方治療法

  1. 如有中風的預兆出現時,可以針灸艾灸風市、足三里、絕骨等穴位,每天三分鐘;若是在中風發作的十四天以內,可以針灸十宣穴位。
  2. 用手掐捏患者的人中穴,或是按壓百會穴。
  3. 使用小續命方、蘇合香丸、至寶丹、牛黃清心丸、三生飲、理中湯、六味地黃湯、稀涎散、涼膈散、地黃飲子、十全大補湯、當歸龍薈丸、鉤藤散、六君子湯、牽正散、正舌散等。

靜坐降低心臟病風險

「中風」緊急處理須知

通常「中風」會友前兆,但急性發作時,卻往往讓人措手不及,此時在旁照顧的家人必須先冷靜下來,不可隨便翻動患者的身體,最好讓他側臥,讓痰液、唾液或嘔吐物流出來,以免堵塞呼吸道,然後趕緊向外求援,讓患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就醫,另一方面則必須隨時注意患者的意識、呼吸、心跳,如果心跳或呼吸停止,應立即採取CPR(心肺復甦術)的急救處理。

另外,中醫的「放血」急救方式,對於急性發作的中風病患,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方法是使用消毒過的針頭,刺破患者的手指,一旦血管壓力獲得緩解,腦部承受的壓力也隨之減輕,後遺症也將較為單純,不過當中風發作的時候,還是以送醫治療為第一優先,其他的處理都應該是輔助性質的。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