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老師的訴訟戰爭

家長與老師的訴訟戰爭

沒有找到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平衡點,師生關係只會更加惡化,誰也不是贏家,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官司。

文/林達(台北地檢署檢察官)

台中縣東勢國中曾發生一起掌摑學生的體罰事件,家長與居間協調的民代協商破裂,於是帶著國中一年級的兒子到東勢派出所報案,正式對老師提出傷害告訴。

這起事件起因於一群學生戲謔式地高喊老師的外號,老師一怒之下便將叫喊的學生抓出來處罰,不但打他耳光,還命他跪下。家長氣憤之餘,提出五十萬元索賠金,但遭老師拒絕,僅為掌摑一事向家長道歉。

這件事情發生不久,又發生一則新聞,情況正好和前面相反,台東縣一名國中生,因為認為老師屢次要他重抄作業,並指責他沒穿校服不合規定,竟在下課前趁老師寫黑板時,拿椅子砸老師。老師聽到其他學生的驚呼後,回頭一看,赫然見到一張椅子已飛到面前,急忙用手阻檔,手臂因此而受傷。事後,學生家長向老師道歉,並主動為孩子辦轉學,受傷的老師才沒有進一步提出傷害告訴。

由以上新聞來看,不論老師打人或學生打人,如果純粹以法律觀點而言,打人的一方當然不對,只要確實造成他人傷害,刑事上就會構成傷害罪,民事上也要負損害賠償責任,包括醫藥費及精神上的慰撫金。

這些事件的兩造當事人都是老師與學生的關係,縱使醫藥費賠定了,慰撫金可能也不會判賠太多,然而,今後的師生關係要置於何處呢?

老師的教育理念因而受挫

筆者有位曾任小學老師後來轉任司法界的朋友,他告訴我,大部分的老師都很有愛心,都對從事教育工作抱持著崇高的理想;不過這幾年由於法律意識高漲,學生家長動輒興訟,使得老師時常挨告。於是有些老師便心灰意冷,認為「你的小孩我不管了,反正以後是你家的事!」

上面的案例中,學生的確是犯錯在先,畢竟尊師重道是最基本的倫理。但為人師表者,在教育方面也應該具有專業素養。當老師的手要打在學生的身上時,就應該先想到會造成什麼後果。

身為一位老師,需要冷靜的頭腦和管理情緒的智慧。當然,事後學生家長如何處理也很重要,若是一味以刑事告訴或民事賠償相逼,縱使獲得勝訴,也可能狀害了一位老師的教學熱忱,這對自己孩子的成長又有何幫助呢?學生如果受了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固然可以尋求法律途徑,但是法律只是在山窮水盡時,最不得已的解決方式,偏偏現在很多人只要一言不合就鬧上法院,難怪現在法院積案如山!

修禪讓老師更具包容心

站在禪修的角度來看,禪修是對症下藥最根本的一帖良方。悟覺妙天禪師曾多次為各級學校教師開班教導禪修,便是著眼教育乃國家百年大計,最需要優秀的教師來投入。

一位修禪的教師,在禪坐的訓練與禪定的陶冶中,可以造就冷靜的頭腦和溝通的智慧。因為禪坐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讓心安靜、安定,而這正是頭腦冷靜的基礎。另外,在體會禪定的過程中,更能啟發一個人內在的圓滿智慧,讓你在生活中可以圓通地應付各種狀況。

許多修印心佛法的老師也都表示,他們能用更包容的心去教導不聽話的孩子,甚至在上課前抽時間讓學生靜心,提昇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吸收,所以禪修在教學上絕對是妙用無窮。

家長應先反求諸己

再談到案例中的學生家長,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惜對老師採取激烈的訴訟手段,這其實是非常不智的。

在事件發生後,家長真正該做的,應該是冷靜地瞭解整件事的始末:為什麼老師要以這種方式處罰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的確犯了錯?這樣的處罰是否過當?然後理性地與老師或校方溝通,雙方共同採取一種能給孩子正面示範的教育態度,這樣對孩子才是最有幫助的;而不是情緒化、一味地坦護孩子,結果造成孩子在價值觀上產生混淆,甚至影響日後的人格發展。

所以,我們除了要鼓勵各位老師都能永遠秉持對教育的熱忱外,也希望老師們都能來禪修,因為在禪的潛移默化中,對教學一定大有幫助。另外,我們也要奉勸若干學生家長,不要輕易對老師的教育方式採取訴訟手段,凡事退一步則海闊天空。

筆者在法院少年法庭實習期間,曾看過一件少年竊盜的案例,五位少年犯都坦承犯行且證據確鑿,其中四位家長也都希望少年法官能藉此給孩子一個警惕,只有其中一位家長,一直表示他的孩子沒有犯行,一定是其他四個孩子陷害他的。我注意到那位少年當時的表情很尷尬!其實,少年法官所要下的裁定只是輕微的「交付家長嚴加管教」,試問:這位家長會在事後執行管教嗎?我看大概只會和孩子在共進晚餐時,一起痛罵法院吧!

所以,老師與學生家長雙方,如果能將禪修帶入生活,並把禪的智惹融入彼此的溝通,那麼這些不必要的訴訟戰爭或許就能消弭於無形了。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