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出家與心出家

身出家與心出家

文/覺妙宗明(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總教授師)

一般佛教徒都不免會這麼認為,真正的修行人是「剃度出家」的修行人;真正的法師是剃除鬚髮、穿著袈裟、能講經說法的修行人;好像出家人的外相是獲得外界尊重與敬仰不可或缺的唯一條件。

如果是沒有剃髮鬚、穿袈裟的修行人,一般佛教界稱之為「白衣」,而白衣是不能站在法台上說法的,只能當佛教護法,因為白衣不具足修行人的「外相」,如果白衣說法,一定會被視為「附佛外道」,即使是證道聖者亦然。

這是目前佛教界的真實寫照,因為證道與否,他們無法分辨;唯一能分辨的,只有是否具足「出家相」而已。

如果讀過《維摩詰所說經》就知道,維摩詰居士是東方妙喜世界久遠劫前就已成就的金粟如來,為協助釋迦如來弘法,而現居士身應化來到娑婆世界,祂有結婚、有家室,但沒有剃度,也未穿袈裟,然而祂的見地、祂的證量、祂的智慧,即使是釋迦如來門下已修到阿羅漢境界的諸弟子,也難望其項背,所以當祂稱病在家,希望佛陀派弟子去慰問祂,卻沒有一位修到阿羅漢境界的弟子敢前去,因為怕被祂如過去一般,以正確的佛法觀念來糾正並教訓,讓他們愧得無地自容。可見修行的深度,絕不可以「外相」論斷是否為真正的大修行者。

所謂真人不露相,又如南無觀世音菩薩,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具十四種無畏、三十二化身,具大威德力、大功德力、大生命靈力,但祂甚少現出家相度化眾生,卻不失為偉大的救世主。祂這是在教化我們,應該離相、破相而求真。

「出家」修行的觀念,本無可厚非,反而值得敬重,因為他已經下了一生一世修道的決心,抱獨身主義不嫁不娶,以追求真理、利益眾生、自度度他、自覺覺他為職志,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下決心出家,就沒有還俗退轉的機會,一直走到生命盡頭;一切神職人員如僧侶、比丘、比丘尼、道士、道姑、修士、修女,莫不皆然。

佛教許多名詞或觀念,深藏著當年釋迦牟尼佛傳法的實相妙義,兩千五百年來,雖有諸多大修行人或佛學人士註釋解說,但由於修行人的見地不同,而形成各說各話的局面,有些觀念早已不合時宜,很多註解其實也偏離世尊傳法的本義。本專欄每期選擇一則佛教名詞或觀念,以禪宗正法實相妙義作註解,俾便對坊間佛教名詞或正法修行觀念混淆的說法有所釐清,讓精進禪修的行者有所依循。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