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自性?何謂靈性?

何謂自性?何謂靈性?


試聽,欲聆聽完整內容
歡迎訂閱《禪天下電子雜誌》
循環播放

文/覺妙宗明(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總教授師)

人有「身、心、靈」三個層面,身是物質色身,人人皆知;心是精神體,包括魂與魄;靈是靈性體,是每個人的本體,這個本體有很多不同的名稱,諸如真如、自性、如來藏、光明藏、佛性、妙明真心、本來面目、大覺真心、真我、妙心…等,指的就是眾生與佛同具的「自性本體」,祂就是我們修行可以成佛的正因。

古人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其中「天命之謂性」指的就是自性,有些人稱為佛性。這個自性本體怎麼來的?當我們在娘胎中,胚胎發育初具雛形滿2個月、心臟發育完成時,會有一道佛光自天而降,透過母親的呼吸道進入腹部,再經由臍帶進入胎兒心臟,並住位在此。這道光就是一尊佛,也就是自性佛,因為祂是從天而降,不是父精母血孕育產生,故曰「天命之謂性」。此性體是不生不滅、圓明空寂的發光體,入住心臟後,開始運作其造化力量,大腦開始發育,滿10個月左右,身心發育完成,胎兒就呱呱墜地、出生人間。

自性是本體,是「真我」;外在的色身是假體,又稱「假我」。假體只有數十年、最多百年的壽命;真我則是不變不改、不生不滅、永恆存在的光體,但肉眼看不見,難怪很多人不相信祂的存在。中國古人稱祂為良心,也就是佛教所說的佛性,人人本自有之,故又稱「自性」,也有人稱為「靈性」。

自性是本自清淨的光明體

其實「自性」與「靈性」皆指同一本體,但各自略有不同的含義,茲剖析如下:

這個本體原本是個靈光體,但經過多次輪迴轉世後,每一世都會有些汙染的習性累積包覆在外,雖然籠統稱為「靈性」,但就其中本有的清淨光明體而言,則稱為「自性」。《六祖法寶壇經》中,六祖慧能大師曾對自性提出讚歎的法語:「菩提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本自具足,能生萬法。」自性又稱為光明藏,或稱為淨識、庵摩羅識(Amala)。

這個在唯識學被俗稱的「阿賴耶識」(Alaya)或「第八意識」的本體,是染淨同體,當人往生時,它最後離開色身,但入胎時,它比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末那識)來得更早,故《八識規矩頌》說,第八意識阿賴耶識是「去後來先作主公」,也有人稱其為「在纏真如」。

佛教許多名詞或觀念,深藏著當年釋迦牟尼佛傳法的實相妙義,兩千五百年來,雖有諸多大修行人或佛學人士註釋解說,但由於修行人的見地不同,而形成各說各話的局面,有些觀念早已不合時宜,很多註解其實也偏離世尊傳法的本義。本專欄每期選擇一則佛教名詞或觀念,以禪宗正法實相妙義作註解,俾便對坊間佛教名詞或正法修行觀念混淆的說法有所釐清,讓精進禪修的行者有所依循。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