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是志業 基層師盼恢復師範教育法

老師是志業 基層師盼恢復師範教育法

教育部砸大錢,宣布「生生有平板」計畫,不過,基層教師對這個政策未必領情。基層教師認為,教育現場最迫切的問題不是考招改革,不是設備升級,而是重新喚回尊師重道的文化,恢復《師範教育法》,並強化情感與品德的教育。否則,老師已淪為職業,不再是志業,學生也將成為功利主義與享樂主義的犧牲者。

文╱謝璦竹

教改改了20年,不管是升學主義的問題,還是想要提升教學品質,似乎未見成效。改考招方式也好,提升設備也好,都在形式與硬體上打轉,沒有觸及教育核心的內涵。教育的內涵中,除了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最重要的是情感教育及品格教育,然而,卻長期缺席。

以生生用平板政策為例,老師們擔心,課堂最重要的是專心,平常他們上課都要收手機,現在教育部要發平板,配套措施是否做到?而即使中央有預算,但各縣市教育局預算多半捉襟見肘,平常連投影機燈泡壞掉都不一定能及時更換,若使用平板遇到設定或障礙等問題,老師反而要疲於應付這些突發狀況,更難讓課堂專心上課。 

教育出問題,反映在最近暴力事件頻傳。繼瑪莎拉蒂富少打人至昏迷,險些亡故後,又有博士生林秉樞暴打女友立委高嘉瑜,並加以軟禁的事件,社會駭然,台灣怎麼了?政府提出警察在超商吃飯、球棒列入註記等措施應對,各界多以為治標不治本,只是讓警察更加疲於奔命。

心靈工程影響人類長遠發展

社會風氣日益惡化,哲學家、華梵大學校長林從一語重心長地指出,影響人類發展的3大方向,他認為是生醫、資訊與心靈工程;前兩者屬於科技發展,都需要投入巨資,但心靈工程不需巨資建設,只需要時間養成。心靈工程的內涵是什麼?他認為是「寧靜教育」,讓學子學會打破人我對立、關心他人與社會、關心世界人類、培養眾生平等的慈悲心。

翻開課綱,當前的中小學教育有沒有這方面的規劃?

自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原本的學科課程代之以領域課程,原本的生活與倫理科目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領域課程融入教學。在7大議題皆須融入教學的情況下,道德教育、品德教育或倫理規範相對被排擠。

2020年起,108課綱上路,需要融入的議題更大幅增加,包含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 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

而最重要的變革是「素養導向」。每個領域都有所謂核心素養,分為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3大面向,其中,「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屬於社會參與面向。換言之,道德實踐需透過各領域的教學,進行融入教育,而不設專門的課程。

108課綱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圖

108課綱最重要的變革是「素養導向」,即每個教學領域的核心素養都有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等3大面向,每個面向分別又有3個項目,計3面9項。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