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脈輪禪定可使人體經絡平衡 促進健康

十脈輪禪定可使人體經絡平衡 促進健康

文/黃金龍博士(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系教授)

中醫經絡理論是一項異於現代醫學理論的學說,它是依氣血觀念結合臟腑、陰陽、五行等原理,闡述人體全身機能與時空環境的相互關係。據《黃帝內經》記載:「經絡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者也」《靈樞•經脈》。經絡關乎人體的調節、控制與傳輸,是經脈與絡脈、經筋與皮部的總稱。總而言之,經絡線、穴位與陰陽五行、臟象、營衛、氣血等觀念,組成了完整的經絡理論架構,經絡學說可說是中醫探究和闡明生理、病理及用於診斷與治療疾病的主要依據。

經絡對人體影響很大

在經絡理論的思維下,幾千年來,中醫、針灸、按摩等各種大量臨床實驗已經證明,在十四經脈(十二正經加上任脈和督脈)及各穴位所施加的物理刺激(如砭石、推拿、針灸、刮痧、電脈衝、鐳射、微波、毫米波、次聲等等),會對臟腑的疾病治療產生有效功能。在生物體上針刺,能出現感傳效果(即沿經傳導),當達到患病部位時,症狀往往能立即消失或減弱,類似的病例屢見不鮮。

然而在科學昌明的今日,中醫經絡卻一直缺少直接的生理結構觀點,所幸經由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各項證據已逐漸描繪出經絡的完整藍圖。

在經絡的實質研究上,美國紐約Icahn School of Medicine的Petros教授曾帶領其研究團隊運用顯微鏡觀察13例手術病人的肝外膽管和胰管,發現在傳統認為相對緻密的黏膜下層裡,存在一種充滿蛋白液體的網狀間隙結構。此研究結果發表於2018年的《頂尖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人體膽管組織網狀結構和黏膜下間隙的顯示

上圖是人體膽管組織網狀結構和黏膜下間隙的顯示。左圖為新鮮冷凍膽管的馬森三色染色圖(Masson’s trichrome stain),黑點位置是膠原束。右上圖是來自同一患者的正常處理/ 固定膽管的馬森三色圖,空間塌陷,膠原束彼此明顯粘附。右下圖是用H&E 染色的固定樣本;膠原蛋白層之間的薄空間(箭頭)反映了幾乎完全塌陷的空間(原本充滿液體)。

Petros教授同時也檢查了人體的其他組織,發現在肺部、主動脈、餐後的消化道、排尿時的膀胱、受壓的皮膚及運動時的筋膜中,存在著類似的間隙結構,這些組織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會進行舒張和伸縮。

組織結構空間示意圖

組織結構空間示意圖。

過去人們對黏膜下層的了解,大多來自活檢或手術切除的標本,通過冰凍或石蠟包埋後,再切片觀察,但在這個過程中,組織中的液體會流失,也就是這種流失,讓這個間隙一直沒有被發現。在生命體中,間隙裡的液體可以隨著蠕動而流動,可能有信號傳輸的功能。若發生感染,它可能會在免疫應答(Immune response)上產生重要作用。

來自中國河北的湯青博士所帶領的團隊,在心包經的內關穴(PC6)皮內注射螢光素鈉(fluorescein sodium)和ICG染料(Indocyanine Green),獲取超過20cm長的清晰經絡螢光影像(如下圖)。這是自1980年代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手段示蹤後,科學家首次在人體採用全新的示蹤方法獲得經絡軌跡。這項結果刊登在2021年的《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清晰經絡螢光影像

在心包經內關穴(PC6)皮內注射螢光素鈉和ICG 染料,獲取超過20cm 長的清晰經絡螢光影像。

近代研究者透過各種科學途徑,嘗試證實經絡確實存在的客觀事實,大量的研究發現,經絡具有電流的特性。日本教授中古義雄博士早在1950年代即發現在經穴處的低電阻特性,並命名為良導絡。同一時期,德國傅爾亦發現此一現象,並廣為應用。此後,他們引發了科學界對經穴電特性的重視,祝總驤教授於1976年稱此低電阻線為隱性的循經感傳線(latent 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s, LPSC),並陸續在十四條經絡線上得到證實,其路徑與古籍記載吻合,其高度敏感寬度約為1~3mm。1978年,祝總驤教授進一步證實了循經感傳線在全身皆為連線,因而命名此高敏感的低阻抗線為「循經低阻線」(low impedance, LIP),它較兩側的皮膚阻抗為低,其寬度為1mm。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