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甚深禪定 可清除大腦負面意識

進入甚深禪定 可清除大腦負面意識

文/黃金龍博士(世界自然醫學大學整合醫學系教授)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段文字是佛教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的第一段,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文字。經文中提到的「度一切苦厄」,可說是廣大人們的第一個願望;然而,如何才能達到這個願望呢?必須要進入「五蘊皆空」的境界。那麼又要怎麼進入這種「五蘊皆空」的狀態呢?關鍵的方法便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要「進入甚深禪定」。

經由「甚深禪定」,可以幫助我們進入「五蘊皆空」的境界。佛教中,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色」代表身體生理層次;「受想行識」代表心理精神層次。近年來科學昌明,各種醫學儀器推陳出新,我們是否可以把這個佛教修行的關鍵問題做一個清楚的釐清呢?

人的思想、情緒與大腦的運作息息相關,大腦神經在活動時會發出電磁波,用科學儀器偵測頭皮上的電位變化所形成的資料就是「腦波(brainwave)」。因此,簡單地說,腦波和大腦意識有某種程度上的對應關係,腦中思緒運作的快慢,會影響腦波頻率的高低。

腦波從快到慢,可簡單分為beta(β)、alpha(α)、theta(θ)及delta(δ)等4種波。人在張眼、閉眼、清醒或睡眠狀態下,腦電波的振動頻率會有明顯的不同,大約落在1~40Hz之間。

人類4種腦波

氣功可分為共振態與入定態

台大校長李嗣涔教授在研究「氣功科學化」的過程中,利用大腦alpha波振幅的升高與降低,定義了「共振態」與「入定態」兩種不同的氣功態。李嗣涔從實驗數據中推論,一般中國傳統道家在開始練功時,是處在「共振態」,但練到高深境界以後,便可進入「入定態」。而佛教禪宗的「坐禪」,則是從修練開始,就在練「入定態」。

2006年,亞洲大學張剛鳴教授在發表於Biomed Eng Appl Basis Comm的文章中表示,禪定者在禪定期間,大腦alpha波明顯受到抑制,而呈現以theta、delta等慢波為主的現象。

交通大學羅佩禎教授於2003年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文章中的案例顯示,受測者在接受上師悟覺妙天禪師的加持後,大腦alpha波所占的能量比例,約可由50%降至10%;而delta波約可由20%提升至60%。

筆者將文獻的研究結果比對心理學的定義,將禪定的過程大約畫分為3個階段:

  1. 閉上眼睛(抑制beta波,以alpha波為主)。
  2. 進入淺定(抑制alpha波,以theta波為主)。
  3. 進入深定(以delta波為主)。

這3個階段可以初步解釋《心經》中所言,進入甚深禪定的心理與大腦運作的狀態。然而,腦電波的變化只能描述大腦意識型態的變化,並不能說明入定時進入空性的生理機制。是什麼生理變化讓進入禪定者的腦中呈現寂靜無念的狀態呢?

腦波能量比例變化

受測者在接受悟覺妙天禪師的加持後,大腦alpha波比例大幅降低;而delta波比例大幅增加。( 資料來源:Pei-Chen Lo,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Vol.31,No.4, 629–642,2003)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